要不要给宝宝打虫

对于图片上的塔糖,相信70,80,90的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这是我们小时候常规吃过的打虫药。脑海里或许还有“拉出虫子”时的耸人场景。所以,现在遇到自己的孩子肚子疼、磨牙、挠屁股、不吃饭……都会不由自主想起那条“虫”,总觉得是虫子惹得祸!

常见的寄生虫有哪些?什么症状?

1、蛔虫

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是儿童最常见的寄生虫,多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

感染途径:蛔虫主要是通过食入带虫卵的食物(不干净的水果、蔬菜等)而感染。

感染后症状

营养不良:蛔虫在小肠要掠夺营养,影响各种营养素的吸收,甚至造成发育障碍。

损伤肠粘膜:因为肠粘膜损伤和肠壁炎症影响肠的正常蠕动,常有间歇性肚脐周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引起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搔痒及结膜炎等。

常见的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病、肠梗阻、腹膜炎等等。

2、蛲虫

蛲虫也是肠内常见的寄生虫,呈线状,所以有地方也称之为线虫,常寄生于大肠内。

感染途径:蛲虫卵可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土地、食物上,经口或经空气吸入等方式使其他人感染。

感染后症状:最早最常见的症状时肛周瘙痒,宝宝会用力搔抓,抓破后容易造成肛门周围皮肤脱落、充血、皮疹、湿疹,严重诱发化脓性感染。

实际上

由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卫生条件比较差,儿童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几乎达到95%,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卫生意识的逐步提高,目前寄生虫感染率已经没那么高了。

孩子总是屁股痒,是蛲虫?

肛门或会阴部瘙痒是蛲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当夜间雌虫从肛门爬出产卵时,会引起孩子肛周皮肤痛痒。但屁屁痒并不一定就说明有蛲虫感染,屁股痒更多时候是皮肤清洁不到位或局部刺激引起的,比如尿道感染、肛周炎、湿疹、尿不湿过敏等。

因此,发现宝宝老是挠屁股,首先要及时更换内裤,便完注意清洁,保证臀部肌肤清洁干爽,发现皮肤发红或起皮疹应及时带宝宝到皮肤科医生那里就诊。

孩子睡觉老磨牙,是有虫?

曾有报道,3~6岁儿童夜间磨牙的患病率高达35%~40%,引起孩子磨牙的原因太多了,比如牙列不整齐等牙齿咬合问题、睡觉打鼾、白天精神过度紧张或兴奋、睡前吃太饱等等,有些还有家族遗传倾向,并不能把责任假想到虫子身上。

孩子脸上长“白斑”,是虫斑?

医学上已有不少研究报道,证明孩子脸上长不长白斑和蛔虫的感染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很多种皮肤病都可以引起脸部白斑,比如白色糠疹(也叫做单纯糠疹)、花斑糠疹(俗称汗斑)、白癜风、贫血痣、无色素痣等等,其中儿童最常见的就是白色糠疹。

不同皮肤病所引起的白斑在形态上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如果我们发现孩子脸上长白斑,首先还是要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而不要盲目买药给孩子涂抹或口服。

孩子经常说肚子痛,是有虫?

蛔虫感染可以引起孩子腹痛,但反过来说“腹痛就是有虫”就不成立了。消化不良、便秘、肠系膜淋巴结发炎、胃炎等等都可以引起孩子肚子不舒服。因此,如果孩子反复肚子不适,不是吃两片打虫药就能解决的事情,首先还是要看消化科医生,查明病因再对症下药。

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有长虫斑、磨牙、肚子痛、喜欢乱咬东西等症状,医院化验大便,遵医嘱吃药,不能自己胡乱喂打虫药。

如果确认有虫以后打虫药怎么吃?

(一)

一般说来,驱虫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将虫体麻痹或阻断虫体对营养的吸收,导致虫体无法继续生存和繁殖而随粪便排出。广谱性驱虫药对寄生虫的致死作用较差,所以许多驱虫药需一次足量服用,而对于不同虫体服用的剂量也不同。

(二)

秋季是儿童驱虫的适宜季节。在炎热的夏季,儿童更容易吃一些生的瓜果蔬菜,甚至喝生水,虫卵进入到体内后到了秋季发育成成虫。驱虫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用,使药力较易作用于成虫虫体,以收驱虫之效。服药后,多喝水、少吃油腻食物有利于排虫。

(三)

驱虫药常见的副反应有恶心、呕吐、药物过敏、腹泻、头痛,有些情况下还会导致脑炎综合征、急性脱髓鞘脑炎、迟发性脑病等严重不良反应。儿童常用的驱虫药如肠虫清(阿苯达唑),宝塔糖(磷酸哌嗪),虽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也应该明确感染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不要常规预防性给孩子食用,以免造成肝肾损伤甚至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怎么预防寄生虫感染宝宝的机会?

1、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2、不吃生食、半熟食物;

3、生熟食分开切。

4、尽量不要让孩子与宠物频繁接触。如果家里已经有宠物的,要注意定期给宠物驱虫和及时清理宠物的粪便。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注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dckz/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