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资料患者:石**,女,81岁。2.患者资料
主诉、现病史、既往史2.1主诉
反复胸闷、胸痛1年,伴下肢水肿5天。2.2现病史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呈绞痛,每次发作约持续10分钟,伴有活动后气促,休息后症状缓解,但反复发作。发病后曾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钙、螺内酯等治疗症状好转,但反复发作。近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伴有腹胀、纳差、双下肢水肿,活动后气促。发病后院外未治疗,到我院门诊就诊,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于年10月收入本科。2.3既往史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最高为/mmHg,长期规律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血压控制在/80mmHg.有脑梗塞病史3年。
3.体格检查年10月11日
T:36.7°CP:98次/分R:20次/分BP:/70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一般,查体合作,神志清,精神一般,应答切
题,构音清楚。
胸廓:胸廓对称午畸形,肋间隙无增宽,沿肋间无压痛。呼吸平顺,双侧呼吸活动度相对称。
心脏: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cm处,搏动范围2.0cm2,搏动强弱一致,心前区无异常搏动,心尖区无抬举样搏动感,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律不齐,未闻及额外心音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周围血管征:未闻及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无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
脊柱四肢:双下肢可凹陷性水肿,脊柱四肢未见畸形。
4.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肌缺血。测随机血糖:7.5mol/L
4.1入院生化检查BNP:pg/ml
4.2入院心脏彩超
5.临床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高血压Ⅲ级,极高危陈旧性脑梗塞肺部感染
6.治疗方案
6.1院内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mg,1天1次,口服;
速尿20mg,1天2次,口服;螺内酯40mg,1天2次,口服;地高辛0.mg,1天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1天1次,每晚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40mg,1天1次,口服;氯化钠ml加头孢地嗪2.0g,1天2次,静脉静滴;氯化钠ml加脑蛋白水解物60mg,1天1次,静脉静滴;芪参益气滴丸0.5g,1天3次,口服。
6.2入院治疗情况
入院时间
第一周
第二周
药物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钙、速尿、螺内酯、地高辛、依那普利、芪参益气滴丸
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钙、速尿、螺内酯、地高辛、依那普利、芪参益气滴丸
血压mmHG
/80
/70
心率(分/次)
98
72
入量ml
0ml
0
出量ml
ml
2
体重
58
52
6.3患者治疗情况
患者入院治疗后,患者诉胸闷、心悸、活动后气促等症状已改善,查体:双下肢无水肿。
6.4出院带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mg,1天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1天1次,每晚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40mg,1天1次,口服;速尿20mg,1天1次,口服;螺内酯20mg,1天2次,口服;地高辛0.mg,1天1次,口服;依那普利5mg,1天2次,口服;芪参益气滴丸0.5g,1天3次,口服。
7.复查结果
7.1患者出院3个月后生化检查年2月1日
7.2患者出院3个月后心脏彩超
8.病例总结
本例病人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功能衰竭,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该患者活动后气促、胸闷等心衰症状改善,增加患者LVEF,BNP明显下降,患者自年10月入院起到年2月复查,LVEF由原来的48%增加到52%,BNP由原来的pg/ml下降到pg/ml,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提示芪参益气滴丸合并金三角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功能衰竭疗效明显,能改善心衰患者气短乏力症状,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该类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以后遇到此类患者可以再尝试处方芪参益气滴丸。
9.芪参益气滴丸作用机制探讨
9.1基础试验
动脉狭窄模型AAS于4周、8周观察
与对照组相比,芪参益气滴丸抑制心室扩张,增加射血分数
9.2《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推荐
芪参益气滴丸:干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纳入1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例患者)结果显示,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比较,西药常规治疗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可以降低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且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加LVEF和6wmd,试验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慢性心衰(NYHAII-IV级)患者。
10.参考文献
《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肥厚大鼠抗心肌纤维化研究》——临床血流变学和微循环学51()–
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2(2):98-.
芪参益气滴丸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及左心室重构的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9(1)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
11.作者简介
许学忠
医院副主任医师
医院心血管、内分泌科,曾在中山医院进修学习1年,在心内科及内分泌有坚实基础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甲亢等疾病的诊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