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润燥法

  中医润燥法,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方法,对于皮肤干燥,皲裂,脱屑,瘙痒等症非常的适合。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润燥法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润燥法都不怎么了解,医院的专家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下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润燥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的专家说燥性干涸,易伤阴化热。《素问.玄机原病式》云:“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临床上常见为血热风燥、血虚风燥和阴虚燥热,故有凉血润燥法、养血润燥法和滋阴润燥法。

01class1.凉血润燥因禀赋血热体质,或情志内伤,郁而化火,或嗜食肥甘辛辣温热之品化火,致热伏营血,血分热甚,郁于肌肤,复感燥热之邪。症见皮损有白色鳞屑,叠叠飞起,落之又生,邹裂微渗血,毛发焦枯、脱落,自觉皮肤燥痒或刺痒,常伴有低热、心烦、口干、咽燥、鼻燥、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等血热风燥之证。如:玫瑰糠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藓、脱屑性红皮病、紫癜等。治宜常用凉血润燥法。02class2.养血润燥因血热风燥,郁久而阴血耗失,致血虚风燥,或久病气血不足,卫外不固,风燥之邪外袭,皮肤失于濡养。症见肌肤干燥不泽,粗糙、肥厚、严重者可有深浅不一的皲裂、血痂,爪甲干枯不泽,自觉剧痒,伴有精神怠倦,心悸失眠,气短乏力。舌质淡红、苔少或苔净如镜,脉虚细数的血虚风燥证。如玫瑰糠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鱼鳞病等。治疗应以养血润燥为主。03class3.滋阴润燥肾属水,肾阴不足则水亏火旺,火旺则燥。所谓滋阴,是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法(又指补阴、养阴、益阴,是治疗阴虚症的方法)。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症。所谓燥,燥症分内燥、外燥两种,外燥是外感燥气致病,内燥是内脏津液亏损致症。治疗外燥宜轻宣,内燥宜滋润。症见皮肤潮红、干枯、脱屑、黧黑、毛发脱落、五心烦热、耳鸣盗汗、腰膝酸痛、遗精梦泄或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的肾阴虚证。如:白塞病、黄褐斑、斑秃等皮肤病。治宜滋阴润燥。

同春堂温馨提示:应用润燥法时应注意,润燥之药多为滋腻之品,易伤胃气,所以在应用时应加少量和胃气之药。

预约或咨询挂号







































北京中科曝光
济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dckz/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