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所说的乳痂(摇篮帽)是脂溢性皮炎在婴儿一种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多发于3周至12个月的婴儿。不满1个月的婴儿中约10%有脂溢性皮炎,3月龄时患病率达到峰值(约70%),而且婴儿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图片源自网络)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自限性发疹,表现为油腻外观、淡黄色鳞屑的红斑,多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头皮、外耳、面中部和间擦部位。病变常累及头顶及前额区。有时皮疹始于面部,伴红斑性、鳞屑性、橙红色的斑块。前额、耳后区域、眉毛和眼睑、面颊及鼻唇沟常受累。也可在多个部位同时发生。
这类型皮炎一般没有炎症或只有轻微炎症,一般不痛不痒。儿脂溢性皮炎大多数在数周到数月内自然消退。进食和睡眠不受影响。虽然反复出现,但大多数病例最终在数周至数月内自发消退。12个月龄以后仍持续的病例罕见。
保守处理措施在婴儿中,脂溢性皮炎的病程具有自限性,且在数周至数月内自行消退。建议爸爸妈妈不需要过于担心,初始应采取保守治疗,以及给予简单的皮肤护理。
在头皮上涂抹润肤剂(白凡士林、植物油、矿物油和婴儿油)以松解鳞屑,必要时保留过夜,随后用软刷(如软毛牙刷)或细齿梳去除鳞。
使用不含药物的温和类型婴儿洗发水洗头,随后用软刷(如软毛牙刷)或细齿梳去除鳞。
(图片源自网络)
对于反复出现或者累及面积较广泛,或存在显著的炎症的宝宝,可使用弱效局部用皮质类固醇类(可选1%氢化可的松、0.05%地奈德乳膏、0.1%丁酸氢化可的松),一日1次,持续1周,或使用2%酮康唑乳膏或洗发水,一周2次,持续2周;一些病变呈弥漫性或对于局部用皮质类固醇类抱有疑虑,也可使用2%酮康唑乳膏或洗发水。上述药物儿童局部外用非常安全,家长不必担心。
如果确诊为婴儿脂溢性皮炎,可能需要间歇性治疗,因为可能在数周至数月内反复发作然后最终消失。
脸上白斑
有些宝宝脸上常会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隐隐约约的圆形或椭圆形皮肤白斑,侧光看或者用手摸一摸,可以感觉到表面比较粗糙,或者有一些干燥的皮屑,这在医学上称为白色糠疹。
(图片源自网络)
白色糠疹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因为面部皮肤的一种非常轻微的炎症反应影响了表皮黑色素的转运,于是有炎症的部位黑色素少了,看起来就白一块并且在肤色较深的个体中更为明显。这和民间所说的肚子里有寄生虫、或者花粉过敏没有关系。
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其消退所需时间从数月至数年不等。通常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最重要的是做好面部的保湿和防晒就可以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皮肤的白斑会逐渐好转消退。部分患者使用润肤剂和低效价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可能有益。
如果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留言评论。和我们一起交流。如果对您有用,请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