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不除终身病

伏邪不除终身病

普遍的情况来讲,因为受到的现代化教育的影响吧,多数人对中医说的“伏邪”的概念不太相信。可能是现代人多相信仪器检查出来的结果和数据。眼见到的就是“科学的”,就是对的,眼见为实吗,这个也不为过。

不知道大家身边的朋友和亲人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和情况?比如1)反复过敏,身痒,开始吃了抗过敏药好了,可是过几天有反复了,后来再吃抗过敏药也不是很有效或者无效了;2)反复感冒,一个月有时候会感冒两次,一次比一次加重;3)平时没事,每次遇到所谓的“冷空气”就犯鼻炎,后来医生给个病名叫过敏性鼻炎啥的;4)哮喘病总是反复不愈,越治疗越邪乎;6)不能吃海鲜了,吃了就身体痒,不能吃某种食物了,吃了就烧心等;7)不能碰自来水了,与冷水就手关节痛;8)遇风就腰痛,不能侧转,有的活动不小心就腰痛,医生给个病名叫腰间盘突出或增生。

可是回想一下,海鲜或者某种称之为不能吃的食物,在前几年你吃了确没有过敏?之前的身体不是这样的啊,怎么现在总是感冒呢?你十年前有遇到风遇到冷就犯“鼻炎吗?…….其实回想一下之前不是这样的吧。排除了年龄老化的因素,为什么你的身体不行了呢?

其实,从中医角度讲,这些问题都是“伏邪”在作怪。

那么什么是“伏邪”呢?中医认为藏伏在身体内,不立刻发病的病邪就是“伏邪”。它有两个主要的特点,那就是藏于体内与不立即发病。

“伏邪”都是什么?

“伏邪”都是什么呢?上面举得例子都是平时很多朋友常遇到的,也基本都是由于“外邪”侵入体内,而无法排除,潜伏在体内的某个区域,平时没事,但遇到诱因比如“冷空气”或者海鲜,就会立刻发病。所以临床很多“鼻炎”反复发作的朋友问我怎么回事的时候,我总是诚恳的说:其实你是感冒没治好导致的!!

但是我的回答大家都不以为然,要是按照我说的吃几天感冒药不就好了吗?我一会慢慢解释吧!

“伏邪”其中最为广泛的就是所谓外来的“外邪”,指的就是气候中风、寒、暑、湿、燥、火侵害人体,一部分会立刻发病,也就是所谓的“感冒了”,而这样的“外邪”没有正确的驱除体内,就会潜伏下来;还有的不会立刻导致发病,但也会潜伏在身体内,日后为患。比如平时睡觉不注意,受凉落枕了,或者受风后腰疼了。但是有的人受风、受寒后不会立刻腰痛。有时候一些中老年人会感觉到风寒在身体里到处“串”。(现代很多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拔火罐”,其实也是一种简单的驱邪的方法。)

秋冬季节,有时候一些人晚上睡觉双臂漏在被子外面,就会出现鼻塞或者腹鸣的现象。这就是通过体表的手阳明或者手少阳三焦经感寒凉之气而发的身体反映。有时候一些人洗脸、涮碗后会感觉手关节疼痛,有的人会感觉到冷水刺激后,通过手臂走向颈椎,或者腰椎。这些现象其实也同外感风寒一样的道理。

临床会有一些病人,遇到风寒会突然咽喉痛,但并没有红肿,也没有小便黄以及口干口渴。其实这也是风寒束表,或风寒之邪气进入经络,束缚了体内的气血循环或者束缚体表,体内的温热之气无法外散导致的咽喉痛。这时候多数的中医生会选用辛凉解表加清热解毒的中药来治疗,虽然有效果,但方法是错的。

这些风寒湿侵袭身体后,如果得到正确的方式将其驱赶出体外,身体会很快好起来。而且不会遗留其他问题。但是现在很遗憾的说,基本上从小孩子到成年人遇到这种情况基本上都没有得到真正正确的治疗方式。

西方医学建立在微观病菌学的基础上认为这都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导致的。所以抗生素是行而有效的群体治疗方法。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菌感染了?人体为什么会突然被病菌感染呢?

古时候的人们没有现在的精密仪器,但是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可以很快的治愈。比如现在的小儿肺炎,其实自古至今都是一样的情况,并不是肺炎现在有,而一千年前就没有。古人有自己的方法可以很快的治愈。那就撇开了现在医学的病理学,病菌学。运用古人的特有的有效方法,让人与体内的菌群平衡达到治愈的效果。而不是一味的去杀死体内的病菌。

可笑的是现在人,如果不是亲身体会,不会相信风寒入侵体内的现实。而更多的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了机器的检验。看不到的就不是“科学”的想法很幼稚。因为无线电波也看不到。只是后来发现了他的存在大家就信了。可是现实有很多是现在所谓的“科学”看不到的,包括中医的经络走向。

在这些外邪中,由于地域的不同,北方人多风、寒、湿的侵袭;南方人多风、湿、热的侵袭。(当然南方人不乏风寒侵袭的情况)古代的中医人根据人体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个体治疗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汗法、吐法、下法、和法等形式将外来的邪气驱赶出体外。其中汗法是外邪刚入体表时候运用的方式。现在医学也有汗法的形式,比如用安乃近来发汗达到退烧的作用。而中医药则不同,运用中草药,根据病人身体情况的共性和一些额外的情况将中草药的成方中的药物进行加减达到治愈的效果。更为主要是的中医认识到了外来邪气如何较为完全的排除体外。

伤寒论中的经方多数是古人使用后非常有效而被保留下来的。所以中医药的人体实验在古代早已经完成。我相信也是付出了无数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实验结论。但是使用方法必须正确,否则任何中草药也是有副作用的。

其中因为外邪导致了发热,恶风(恶寒也有),汗出,脉浮缓,鼻鸣干呕,桂枝汤。发热,恶风寒,体痛,伴随喘,但是没有汗,用麻黄汤。伴有风寒湿气的情况,使用麻杏薏甘汤等。很多使用准确的中医可以一剂见效,两剂痊愈。我有过一次,一位刘姓的大夫感冒,听了听她说的症状,我给他开了一剂桂枝汤,按伤寒论计量来。结果她吃了一剂就好了。所以现在人都感觉中医是慢郎中,见效比较慢,其实是对中医的误解。

“外邪”之所以比较容易入侵某些人,多数有两种情况。一、禀质虚弱。正气不足,外邪易于入侵身体。所以上文谈到的,遇到冷水就关节痛,遇到一点风就鼻塞等的人多数是老年人,或者产妇,或者儿童。这些人本身正气受损,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二、余邪未除。所谓余邪就是一次的外感后,风寒湿等病邪没有有效的排除体外,而潜伏在体内,日后为患。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运用抗生素或者其他的输液和服药的方式,虽然把身体的病菌杀死了,但是忽视了中医所说的“外邪”入侵的理论。暂时身体不发烧,不恶寒,感觉没事了,可是一遇到一点点风就再次复发。如果还是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就会成为顽疾,反复发作,反复不愈。其次的原因就是抗生素和输液的方式,伤害了身体体表的“阳气”,造成中医说的“卫气”不足,抵御外邪的能力就此下降,体弱多病油然而生。

比如一次感冒“治愈”身体所有的检查都正常了,但是遇到冷就会流鼻涕,眼睛干涩而痒,甚至头痛等鼻炎的症状,吃了很多抗生素,抗过敏的药物也效果一般。去医院给定义成“过敏性鼻炎”。可笑的是体检证明了“对冷空气过敏”。这不要命吗?难道搬家到一个只有夏天的地方?这些人怎么不想想,你有鼻炎之前,或者你几年前不会对“冷空气过敏”呢?其实是因为感冒治疗的方式不正确,当初的风寒湿邪,没有完全排除体外,虽然吃抗生素,输液后感冒症状没有了,但是余留的外邪,堵塞了一部分经络,导致经络不流畅,时间久了经络就会虚弱。而经络的运转与体内脏器有着密切的关系。经络虚弱时间久了脏器也就会慢慢虚弱。一般的感冒都会影响呼吸系统,所以感冒了肺就不舒服,严重了就肺炎了。而中医认为鼻为肺之窍。鼻子的问题要去问问肺。所以得鼻炎的人肺一定有问题。所以上文我说了病人问我鼻炎怎么治,我就说是感冒没治好。

我认识一位大姐,常年过敏,尤其是春秋季节,就会鼻塞、头晕、气短、脸肿,每天都吃氯雷他定片,怎么也是好不了。后来我给这位大姐开了一个月的中药,终于不用在吃氯雷他定片了。而且过敏症状也不再有了。其实用的药就是治疗感冒为主,补正气为辅的中草药。

一位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的年轻人,我记得他说小时候有过常年输液的经历,治疗好像是类似外感病,具体我记不清了。大学后就开始反复身体出现红色斑点,医院检查说是过敏性紫癜。用药也多是驱赶外邪的解表药加凉血活血药。慢慢的身体就不会在反复出现紫癜了。

包括风疹,皮肤一片红疹子,或者一片云雾状疙瘩,或者红蕴一片一片的,再比如所谓的玫瑰糠疹,牛皮癣等。这些个开始都是皮肤的问题,在表皮的病都好治。中医无论是什么,解表加旁病症的药都可以治疗。所谓牛皮癣什么特效,家传,偏方都是扯淡。没有中医理论的指导开的方子都不可全信。

前几天一位老病号,身体有点痒痒,主要是腿上有小红点,稍微有点外感症状,想起伤寒论中说过: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于是就开了两剂桂枝麻黄各半汤。吃了第三天来就说身体不痒了,能难道中医都是效果慢吗?关键是你是什么病。中医治疗该快的病,也就一两天而已。

遗憾的是,很多人的表皮的外邪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伏邪”也就产生了。

伏邪不除终身病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虽然更多的像是个传奇故事,但这个故事所说的病邪由表及里的道理可是存在的。中国古人留下了很多的医学资料讲明伏邪的存在。(比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我不想引用其中的内容来给文章添加所谓的权威。现代人写东西不引用点名著就觉得浑身不得劲)

这些“伏邪”久久的存在身体,会导致更加严重的情况。如风湿、类风湿、牛皮癣、皮炎、过敏,痤疮、疮痈等,这些都还是“伏邪”在表。邪气入里后,会导致各个脏器运转失常,影响到肺就咳嗽不除,时间久了就会肺痈,肺萎,肺癌。影响到脾、肾、肺就会是身体内的津液不化产生痰饮证,比如哮喘。美尼尔综合症,(痰饮入胃,导致眩晕不止)。痰饮流入血液就会产生心脏疾病,比如胸痹、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影响到肝就会产生肝病。这些水饮或痰饮病多数会导致血液循环不利,产生淤血证。很多的肠息肉,囊肿,包括卵巢囊肿,肝肾囊肿等肿瘤也多数是痰饮不化,伴随血液瘀堵,时间久了产生病变后导致的。

痰饮、淤血、癥瘕等邪气在体内的留滞,也同样与外在的风寒湿热暑等气候有密切的关系。除此以外,这些邪气也会导致身体的正气受损,产生虚损的症状。就算常见到的情绪疾病,比如抑郁症也和这些邪气留滞体内有密切的关系。

甚至我们常见的血压高,血糖高等老年病都是早期的病邪不除而成为“伏邪”导致的。中医有用汗法治疗高血压的案例有很多,其实就是通过汗法达到驱赶“伏邪”的方式来治疗高血压。而矛盾的是现在科学研究发汗的“麻黄、桂枝”有升压的成分。这就是没有研究中医理论,单纯的按照西医的药理学来看待中医和中药。所以中药的使用更多的不是其中是什么成分,中医人使用中药看的是中药的升降沉浮之性。使用这些性能去驱赶邪气。

“伏邪”说到底是个更广泛的范畴。包括风、寒、湿、暑、热等外来的邪气;还有痰饮、淤血、湿热、湿寒、癥瘕等等内在已经形成的病变。但人体体表的防护是第一道防线。如果能够很好的驱邪与体外。内在的病邪也就会很少出现,内脏腑就会高枕无忧。

但是“伏邪”留于体内,一日不除,一日就是祸害。比如“癫痫”久治不愈,血压高、血糖高、胃炎等久治不愈,甚至成为终身疾病。所以有任何的身体不适,一定要先考虑是否“伏邪”不除。

远古中医

年11月7日星期二

给中医一个机会,还您一份奇迹!

远古中医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殿传染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dckz/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