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曾学思教授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全国著名的皮肤病学专家—曾学思,曾教授就职于南京中国医院,他在皮肤肿瘤、疑难罕见性皮肤病、重症药疹、皮肤病理学等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救治了千千万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危重皮肤病患者。医院东区皮肤科近十年来坚持每月组织一次苏州市疑难皮肤病会诊,有幸聘请了曾学思教授亲临指导,为疑难、少见、复杂皮肤病的的诊治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大提升了我市皮肤病诊疗水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大咖的风采吧。

”1

曾有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张某,阴囊长红斑半年多,皮疹瘙痒,搔抓后有时会糜烂渗出,医院,先后被诊断为“股癣”、“神经性皮炎”、“湿疹”,每次用药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而后反复发作,张大爷苦不堪言,给他的工作生活造成很大困扰,一次偶然的医院东区皮肤科每月有位全国知名的皮肤病专家定期坐诊,医院东区预约了曾教授的专家号,曾教授在门诊上详细询问了张大爷的病史,认真查看皮疹后,怀疑是“乳房外湿疹样癌”,张大爷听后吓得双腿发抖,做梦也不曾想自己得了癌症,曾教授耐心安慰他说这个病虽然名字叫“癌”,但如果能尽早诊断,合理治疗,大都可以痊愈,这下张某放松了许多。为了不耽误张某病情,医院东区皮肤科医生当天就为他进行了病理活检术,一周后病理报告显示为“乳房外湿疹样癌”,医生又尽快为张某做手术彻底切除了病损,张某激动的留下了眼泪,连连道谢,夸赞曾教授“一眼就看出了自己的癌症,真是神医”,殊不知这“一眼”是经过30余年的临床积累,诊治了数以万计的病人才能练就的。

2

每次曾教授门诊上见到的都是各种皮肤科疑难杂症,曾经有一位来自江西的小伙高某,找曾教授就诊前一年多以来,身上先后发出许多红色、紫黑色小结节、斑块、破溃等损害,原本帅气的小伙变得“惨不忍睹”,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后来还出现发热、咳嗽、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爸妈带着小医院,均没有获得有效的诊治,小高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这可愁坏了一家人。小高的姑姑在苏州工作,从朋友那里听说了曾教授的大名,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小高的爸妈,爸妈急切地带着小高坐火车从江西赶来苏州,恳切希望曾教授能救救可怜的孩子,在全面详细掌握了小高的病史、认真查看全身的皮肤损害后,曾教授怀疑小高感染了某种真菌,为此给他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检查,最终得出诊断结论,这是一种罕见的、复杂的真菌感染。经过系统规范治疗,小高的病情逐渐好转痊愈,爸妈激动的泣不成声,小伙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立志大学要报考医学,未来也要当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3

陈阿姨今年59岁,家住苏州高新区,前几年退休在家,平日给家人烧烧饭,追追电视剧,与街坊邻居聊聊天、跳跳广场舞,退休生活可以称得上舒适惬意。但自从去年得了顽固的皮肤病后,陈阿姨陷入深深的苦恼当中,起初她身上开始起瘙痒性红斑,自己去药店买药治疗一点效果也没有,而后陈阿姨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有医生说是“玫瑰糠疹”,有医生说是“慢性湿疹”,还有医生说是“银屑病”,医院换了好几家,专家看了好多个,都没能治愈,每次用点药可以缓解,停药就恢复原样,为此陈阿姨一度绝望。陈阿姨家人经过多方打听,听说了曾教授的大名,这让全家人仿佛看到了希望,曾教授详细询问了她的发病过程以及治疗情况后,初步考虑陈阿姨所患的皮肤病可能是一种皮肤T细胞淋巴瘤,曾教授说该病比较少见,病程时间很长,发病初期一般临床表现不太典型,很容易误诊、漏诊,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侵犯内脏,从而危及患者生命。经过皮肤病理活检等检查,陈阿姨所患皮肤病确诊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幸运的是她的病情尚处于早期,通过肌注、口服药物,联合光疗等治疗后,陈阿姨的病情逐渐好转,而后继续巩固治疗,身上的疹子完全消退,定期复诊随访多次,也没有复发表现。陈阿姨一家人都对曾教授感激不尽,视他为救命恩人。

以上几个小故事仅是曾教授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像故事里他们一样饱受皮肤疾患折磨的千千万万的病人,在曾教授的帮助下摆脱了病魔的烦扰,重返校园,从新走上工作岗位,开启了新的生活。

曾教授在百忙之中每月抽空来苏州会诊,十年来一直坚持,从未间断,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由衷敬佩。每次曾教授都是在中国医院看上午半天门诊,中午一刻不得休息立马坐火车赶来苏州,急匆匆吃份盒饭就投入到工作中,他先要在显微镜前阅病理切片几十张甚至上百张,边阅片边给年轻医生讲解。年轻医生提出的问题,曾教授总是耐心的一一解答,这种言传身授的教学方式让我市青年皮肤科医生不断成长进步,许多医生已经发展成为本科室的中流砥柱。

在皮肤科医生眼里,曾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皮肤病学专家,他为人谦和,知识渊博,临床技艺高超,是青年皮肤科医生学习的榜样。在病人眼里,曾教授是一个“神医”、“良医”,他医技精湛,一眼就能看出病根,他对待病人和蔼可亲,处处为病人着想,尽量为病人开便宜而且疗效好的药物,常常是几十、几百块钱解决大问题。

这就是医者仁心的曾教授,一位称得上医学大家的曾教授。

如您还有疑问,请至我科门诊咨询,或者直接在我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dckz/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