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斑又名花斑糠疹,是马拉色菌在一定条件下由酵母态转变为菌丝态,累及皮肤角质层所致慢性浅表真菌病。角质层中有大量出芽酵母细胞和短菌丝,引起脱屑和局部色素增加或减少。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及高温潮湿环境中多发。
皮损特点*皮损初起为以毛孔为中心、境界清楚的点状斑疹,可为褐色、淡褐色、淡红色、淡黄色或白色,渐增大至甲盖大小,圆形或类圆形,邻近皮损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状,表面覆以糠秕状鳞屑。颈、前胸、肩背、上臂、腋窝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为好发部位,会阴、阴囊、包皮和臀部也可受累,热带地区患者面部和头皮可受累。病程慢性,如不治疗常持续多年。冬轻夏重。婴儿常以额、面部色素减退为首发。约1/5患者在出汗、日晒后出现瘙痒。▲婴幼儿汗斑面部、背部皮损▲胸腹部褐色斑点和斑片▲背部淡褐色皮损▲颈后褐色皮损
▼颈后白色皮损
易感人群与诱发因素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男性多于女性,婴儿和老年人也可发病。
发病与高温潮湿、多脂多汗、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糖尿病、严重损伤、营养不良、慢性感染、妊娠等因素有关。
有遗传倾向易感性。
诊断除了典型皮肤外,还需要Wood灯检查、皮损处鳞屑的染色和观察,必要时可进行病理切片及特殊染色。
◆◆1.真菌荧光镜检◆◆将皮损表面鳞屑轻轻取下,加荧光染液后直接镜检,该方法快速、安全、准确度高。镜下可见微弯曲似“S”形,粗细不一的短菌干、小孢子间或出芽。▲普通光镜
▼钙白荧光染色
▲美兰染色高倍显微镜
▼扫描电镜
◆◆2.Wood灯检查◆◆皮损呈黄色或黄绿色荧光
治疗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外涂是首选疗法,根据乳膏不同,每日1-3次,连续2-4周。症状消失后再用1周。同时采用抗真菌洗剂,局部刷擦以产生泡沫,数分钟后再淋浴,每晚1次,连用2周。
系统治疗:对于皮损面积大、严重而单独局部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以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果大剂量或长期应用,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