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气温回升,终于感觉春姑娘来了!
春季气温回升,很多家长认为宝宝的护理可以放松一下了,可是熟不知乍暖还寒给宝贝带来的伤害可不比冬季的寒潮小,注意保暖护理是不能松懈的。
美加乐来给大家支招了~
一、防感冒:
冬去春来,当孩子受凉、过食、过劳或惊恐之后,身体抵抗力降低,病毒和细菌会乘虚而入。此外,由于室内不经常通风,细菌和病毒的密度高,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预防感冒,关键要加强身体和呼吸道的适应能力,坚持户外活动,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经常开窗通风,每餐饥饱适度。二、防传染病: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宝宝的衣物和被褥等必须勤洗勤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游玩,多食些蒜类食物。在流行病高发季节,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咽喉肿痛、头痛、皮肤出血等症状时,医院诊治,切勿延误。三、防皮肤病:
春暖花开季节,一些宝宝面部、眼部周围常常出现一片片红斑,上面有细碎的糖状鳞屑,称为单纯性糠疹,这可能与春季多风干燥或长时间日晒有关,也有部分孩子因消化不良、维生素缺乏引起。应针对病因,避免风吹日晒,平时多吃些蔬菜、水果。另外,春季也是脂溢性皮炎的好发季节,应注意宝宝的皮肤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物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四、防过敏症:
致敏物质随呼吸进入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可出现鼻痒、流涕、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也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哮喘、气急、发绀等。因此有过敏史的宝宝切不可“拈花惹草”,外出归家应洗手洗脸。
不少家长觉得,气温回升好似进入了春天,宝宝就可以少穿点了。殊不知乍暖换寒之时,病毒细菌滋生,气候说变就变,一不留神宝宝就会感染流感、病毒性肝炎、消化不良、气管炎等疾病,防不胜防。“春捂”讲究科学有度,恰到好处的“捂”可以将一些常见疾病拒之门外。
穿:适度春捂
宝宝“春捂”该捂哪儿?怎么捂才正确?
古语云:“春捂秋冻”,春天静悄悄地到来了,妈妈们怎样正确地理解春捂宝宝呢?宝宝春捂该捂哪儿?怎么捂?其实这里面还真有诀窍呢!
正确解读“春捂”宝宝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春捂”,不过这个“捂”并不是指穿得越暖和越好,应当根据室外温度来增减衣服。一般来说,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春捂并不是像冬天一样把宝宝捂得严严实实,家长只要摸宝宝手脚感觉温润,并且手心无汗即可。如果有冷空气来临,不要等温度降下来以后才开始增加衣物,要在之前一两天开始为孩子添衣驱寒。即使气温回升了,也不能减衣太快。待气温回升后,建议给孩子再捂1周左右,而体弱的小宝宝最好再增加1周的时间。
当气温高于15℃,且比较稳定的时候,就可以不用捂了。
坚持“三暖二凉”原则
三暖是指:肚暖、背暖和脚暖。宝宝腹部受凉,易引起腹痛腹泻等疾病,建议带个棉肚兜。背部保暖有助于体内阳气生发,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脚部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如果受凉易使宝宝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感染性疾病。
二凉是指:头部和胸部。头部是体表散热的关键部位,如果裹上厚实的帽子容易头晕脑昏,烦躁不安。其次,胸部也不要裹得严严实实,保持正常的呼吸透气,让宝宝神清气爽。
灵活增减衣物
在温度多变的季节,宝宝衣物量要根据具体温度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比如中午气温高的时候,在室内要比在室外多穿一件,因为室外阳光明媚,室内相对阴冷,宝宝在室内不活动,多穿一件能抵御寒气。带宝宝外出游玩的时候,可以搭配轻薄的小棉服出门,既挡风又保暖,还方便宝宝活动。还在襁褓中的婴儿要相对多穿一点。
分年龄段保暖
宝宝皮肤对温度的感知因年龄而异,对于新生宝宝(出生28天内)要注意保暖,在室内要比大人多穿一件;2-6个月的宝宝,在室内可和大人穿一样多,在室外则多穿一件,棉布帽子也可以选择使用,调节保暖;6-12个月的孩子,要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穿衣;更大的孩子,和成人完全一样即可。
动:坚持锻炼
“春捂”帮助宝宝免受寒气侵袭,而锻炼身体可以提高宝宝自身免疫力,增强宝宝体质,主动防御病毒流感,从根本上预防流感。春暖花开之际,多带宝宝进行室外活动,多晒晒太阳,有助于宝宝健康成长。
春季室外活动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1,注意,当宝宝参加户外活动玩的满身大汗的时候,家长不要着急给孩子脱衣服,应该先用毛巾把胸部的汗擦干,让孩子安静下来,等汗完全下去的时候再脱外套。
2,在室外,不要让宝宝到处乱摸、乱爬。勤洗手,吃东西之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从公共场合回来后最好帮宝宝洗澡,换下衣物。
3,避免带宝宝去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游玩,如电影院、商场等地方,要警惕毒感染,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居:通风除尘
春季是病毒细菌大量滋生的季节,即使“倒春寒”温度较低,为了宝宝和家人的健康,妈咪平时在家时,也要使室内经常通风换气除尘,保证空气质量,以防细菌病毒滋生。以下是净化空气小技能:
1、可以在家中养一些花草,保持室内湿度为40%左右。空气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都会使病毒滋生。
2、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最好早中晚通风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各种细菌失去滋生的条件。
3、定期打扫住所,防止细菌超标。宝宝的毛绒玩具等物品要定期清洗,最好用清洁剂杀菌消毒,以防宝宝放入口中,引起细菌感染。
食:清淡偏凉
春季阳气上升,新陈代谢开始旺盛。在孩子的饮食上,要多吃些偏凉的食物,宜食清淡、甘、温之品。新鲜水果要等熟透才能给孩子吃,避免水果太酸而伤肝。尽量少给宝贝吃羊肉、海鲜,油炸食品等发物。多给孩子补充一些维生素、无机盐和蛋白质,多吃苦瓜、牛奶、草莓等食物。另外,西红柿也是平肝去火的好食物,微甜,多给宝宝吃些西红柿,能补充大量的维生素。
此时,可以稍稍吃些味儿冲的食物,如芹菜、洋葱、蘑菇、黑木耳、姜、蒜等,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起到杀菌防寒,增强体质的功能。如果宝宝不喜爱这些食材,可以剁碎和其他食材掺起来,做成饺子或丸子。
早饭吃好,孩子体质也能提高。早上可以用骨头汤为孩子做些面条、粥等主食,水果、粗粮也是早餐不错的选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