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少受罪,7大夏季儿童皮肤问题要这样

夏天到了,气温极高,蚊虫增多,宝宝穿的又少,相应而来的就是各种皮肤问题,痱子、湿疹、丘疹性荨麻疹、晒伤等各类肤问题接踵而来。

如何在夏季护理好宝宝娇嫩的肌肤呢?皮肤科专家来给各位家长们支招,为宝宝们排忧解难啦。

儿童皮肤特点

一.屏障功能弱

皮脂膜发育不完善,表皮较薄,真皮弹力纤维少等特点,都决定了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脆弱,抵御外界损伤的能力也较弱。

二.调节能力差

皮肤酸碱调节能力差,所以洗浴用品最好选择弱酸性的。黑素细胞相对较少,所以更容易发生晒伤。体温调节能力弱,所以更容易中暑。

三.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皮肤拥有完整的免疫系统,但是要到5岁左右才能发育完成。还需要提醒的是,过敏反应与抗感染免疫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严重过敏的孩子抗感染免疫可能下降,更易发生各种感染。

夏季常见皮肤病

夏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日光充足,而婴幼儿的皮肤和皮下组织非常薄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再加上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较弱,容易出现皮肤问题。

一.提防痱子“小恶魔”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在夏季特别容易长痱子,婴幼儿皮肤娇嫩,夏天高温闷热,大量的汗液不易蒸发,使角质层浸渍肿胀,汗腺导管变窄或阻塞,进而形成痱子。

痱子虽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婴幼儿生痱子后的痛痒、哭闹、以及坐睡不安乱抓乱挠的样子会让父母非常揪心。

建议:

降温

宝宝长痱子,其根本原因是太热了、出汗了。那么这个时候,宝妈宝爸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降温。

清洁

出了汗,汗液排不出来淤在皮肤上了,宝宝就容易长痱子。这时候就要注意帮宝宝清洁皮肤,比如洗个温水澡,或者进行温水擦浴。

干燥

毛孔堵塞,有一大原因是皮肤太湿了。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干毛巾把长了痱子的地方轻轻吸干,然后涂上有干燥、收敛作用的去痱产品。

二.闷热天气,湿疹高发

夏季,湿疹也是宝宝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眉宇间出现小红疹,还有些少量的灰白色糠皮、脱屑,而且反反复复。

“湿疹好发于宝宝的面部、头皮及耳根部,表现为对称性红斑、红色丘疹、鳞屑,甚至出现红肿、小水疱、糜烂及渗出,严重时躯干、四肢、手足背、乳头甚至口唇部均可出现。”

引起湿疹的原因非常多,主要与遗传和外在过敏原有关,夏季高温湿热的天气也会加重湿疹。

建议:

注意!皮肤破溃处只能用激素+抗生素药膏。

另外,在破损的皮肤上涂抹保湿霜等,其有些成分也可能会通过破损皮肤进入血液而造成新的过敏。

在给宝宝使用护肤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皮肤是否完整,如果皮损未愈,绝对不能随意使用护肤品。

三.昆虫叮咬造成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主要与昆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子、螨虫、米恙虫等叮咬。

夏季,儿童皮肤暴露比较多,在外玩耍时,非常容易受到小虫子“攻击”,一旦被咬后,常会出现丘疹性荨麻疹。

它多发生于四肢或皮肤暴露部位,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也可出现水泡、大疱,受刺激或抓挠后易发生糜烂。

建议:

万一出现丘疹性荨麻疹,可立即外用激素类软膏,比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都可以快速缓解瘙痒和炎症反应。

当然,预防还是最重要的。家中静置的死水应及时清理,避免蚊虫孳生。蚊帐、长袖衣裤要武装到位。

驱蚊水推荐含避蚊胺(DEET)的,该成分依然是被国内外权威机构认为安全有效的驱蚊金标准。但一定要注意的是,不同成分对不同年龄的婴幼儿有禁忌,其中:2月龄以下禁用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3岁以下禁用柠檬桉叶油成分的驱蚊剂;12岁以下禁用避蚊胺成分浓度30%以上的驱蚊剂。

电热驱蚊液或蚊香片中有效驱蚊成分离不开菊酯类物质,所谓儿童专用不过是浓度更低一些。但实际上菊酯类物质对虫鱼毒性更大,使用浓度应该考虑房间面积。通常15平方米左右的卧室用一片电热蚊香片,从有效性和安全性考虑都是比较合适的,没有证据表明这样的使用方法对人体健康有害。

四.日晒伤

宝宝的皮肤很稚嫩,出去玩的时候稍不留意就容易晒伤,尤其是脖子和胳膊处会出现红斑,有的甚至出现日光性皮炎。

建议:

若孩子发生晒伤,要立即冷敷,之后外用炉甘石洗剂。广泛而严重的晒伤可出现发热、休克,需及时就诊、系统用药。

6个月以上的儿童可以涂防晒霜,但仍然要结合长袖衣裤、遮阳帽防晒。特别提醒:记得戴墨镜保护孩子眼睛哦。

五.单纯糠疹

单纯糠疹是好发于儿童面部的类圆形色素减退斑,不会引起任何不适。注意,它不是白癜风,也不是蛔虫斑。

该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在特应性皮炎患儿中比较常见(发生率32%左右),被认为是一种轻微的皮肤浅表炎症,夏季在晒黑的皮肤上更加明显。

建议:

单纯糠疹可自然消退,外用润肤剂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可助其消退。

六.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还有个孪生兄弟叫做疱疹性咽峡炎,也是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8,10,22)和部分肠道病毒引起的口咽部疱疹和发热,也是春夏常见,但通常是高热,口咽部疱疹,身体其他部位少见皮疹。

建议:

手足口病EV71疫苗已于去年上市,接种后孩子患病及引发重症的风险会大幅降低。

七.传染性红斑

传染性红斑又称“第五病”,是由细小病毒B19经飞沫传播引起的疾病,春夏季好发。

常见于2-10岁儿童,潜伏期5~15天。常突然发病,一般无全身症状,有时可有低热、咽痛、眼结膜及咽部轻度充血。

皮疹初起表现为双侧面颊玫瑰红色丘疹,迅速融合形成水肿性红斑,呈蝶形分布,境界清楚,好似被打耳光后面部出现的红肿。

对于细小病毒,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建议对症治疗。

赞赏

长按







































求治白癜风偏方
根治白癜风的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mj/25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