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与白癜风混淆的七种皮肤病
1
白色糠疹
又称单纯糠疹或面部干性糠疹,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皮肤病,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色素减退斑,组织病理示黑素细胞减少。易发生于皮肤较黑或有异位性素质的人。
临床特点:
1、好发于肤色较深的具有过敏素质的儿童,无性别差异,多在夏季日光增强时加重或变得明显,秋冬季自然减轻或变得不明显;
2、好发于面、颈部;表现为色素减退性斑块、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不太清楚,有时白斑表面可以见到细小的脱屑;
3、多数无自觉症状,少数有轻度瘙痒;
4、本病病因不清楚,有学者认为是特应性皮炎(异位性湿疹)的炎症后果导致黑素细胞不能有效向角质形成细胞传递黑素颗粒所致,或者有少数患者可能和肠道寄生虫有关;
5、白斑可以反复发作、持续数月、数年,但最终会自行消退。
2
无色素痣(AchromicNevus)
无色素痣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的,局限性白斑,又称脱色素痣。
临床特点:
1、出生时即有或者生后不久即发现。一般单侧分布或者按某一神经节段走形方向分布,持续终生。
2、淡白色白斑,依据患者的肤色外观深浅不一,摩擦白斑皮肤白斑和周围一样会充血、发红,藉此可以和贫血痣相区别。
3、伍德灯下无荧光或者弱荧光。
4、微观结构表现为表皮的黑素细胞数目正常或减少,酪氨酸酶活性下降。
5、此病和伊藤色素减少症可能是同一种病,大面积时一般诊断伊藤色素减少症,其归属和命名尚有争议,其发病可能和体细胞嵌合有关。
发生在后背的无色素痣,注意摩擦后白斑内部和周围正常皮肤一样可以发红。
3
贫血痣
为局限性皮肤浅色斑,该处血管组织发育缺陷,但不是结构而是功能异常。神经纤维瘤患者并发此病比正常人要多。
临床特点:
1、表皮黑素细胞正常,属于血管的先天性功能异常。
2、出生或者儿童期发生,持续终生。
3、躯干部多见。
4、摩擦白斑和其周围皮肤,白斑本身不发红,周围正常皮肤发红,使白斑更趋明显,可以和无色素痣区别。
5、伍德灯下无荧光。
4
斑驳病
斑驳病又名图案状白皮病(Patternedleukoderma),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皮损出生时即有,最常见于额部,合并有白发,白斑常呈三角形或菱形,胸、腹、四肢近端亦可发疹,皮损大小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部分病人还可合并有其它发育异常。
斑驳病的临床表现:
1、少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原因是染色体4q11-12上的kit基因突变,导致黑素细胞发育异常所致。
2、出生是即有的片状的永久性色素减退斑,可以伴有毛发变白,白斑中央可以有色素岛样残余正常皮肤。
3、典型部位在额部,倒三角形或者菱形白斑,往往伴有白色额发,也可出现在胸腹和上肢部位,单侧居多,不对称。
4、有时可以伴有聋哑、兔唇等先天畸形。
5、对所有的常规白癜风治疗手段抵抗,只能表皮移植治疗。
5
白化病
白化病是严重的先天性全身皮肤、毛发、眼睛色素缺失,极易和白癜风区分,在此不做介绍。
6
炎症后色素减少症
皮肤炎症后色素减少是很常见的皮肤病,皮肤的色素合成、调控、转运是个复杂的过程,皮肤炎症可以干扰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向角质形成细胞转运黑素小体,进而导致色素减退和消失,此类色素减退主要针对原发皮肤病治疗,皮肤病治疗后色素多数会逐渐自行消退。
7
花斑癣
比较常见,多数情况下是颜色加深的斑点,其发病规律、特点、外观、分布规律和白癜风有很大不同,一般不会存在和白癜风的混淆问题,而且通过真菌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的。
许多的皮肤病如银屑病、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硬化性苔藓、红斑狼疮、硬皮病、花斑癣等都可以导致皮肤色素减退或消失。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体检可以容易的和白癜风加以区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