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的智慧曲黎敏精讲伤寒杂病论黄

新新,女,现年48,原籍江苏,现定居广东中山

我:一个人老心不老,爱时尚爱健康,爱生活爱家人,爱朋友爱分享,拍打拉筋艾炙自愈法推广者,中医经典养生爱好者,传统文化传播者.....自认为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每天活得精彩........

我,一个中医和传统文化爱好者,一直追随曲黎敏老师有10年之久,直至年11月,成为了老师真正的学生,这辈子将立志为弘扬中医文化而努力。以下文章来自喜马拉雅曲黎敏老师精讲不生病的智慧《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我将其编辑整理,希望有缘之人能读到他,并能领悟他......

知行合一,古方今用,+实际案例解读原典

延伸《黄帝内经》医理,以“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纲,旁征博引,结合《神农本草经》《医法圆通》《汤液经》《本草纲目》《千金方》《针灸大成》等传承千年的医书典籍、传世经方,深化剖析。

曲黎敏老师首次公开近30年中医研究笔记,结合现代人面临的实际身心问题,整理凝结成60+经典中医良方,穿插余件历代名中医临床经验,以一草一木微观之眼,窥探一呼一吸间生命大智.....从病根切入,消除疾病隐患,改变全家的生活状态....

.湿疹:是皮肤病,更是心理病

美国医生认为第十四个不需要治疗的病,是湿疹。他们认为湿疹是很常见的皮肤过敏,特别多见于小孩不用特别治疗,抹一点润肤霜就可以了。

关于这个观点,我同意小孩子的湿疹,比如痱子啊什么的,都不必治疗,长大了,身体壮了,就好了,若使劲折腾孩子,必然越治越糟糕。因为现在真的是名医不治藓,在治疗湿疹方面会有很大的问题。而小儿有湿疹呢,我倒不同意抹什么润肤露,更不同意涂抹激素,如果一抹激素就好的,那就是把病往里压,而是可以把烧过的艾灰和点香油涂抹在患处,好的会很快。如果是哺乳期,就要改变母亲的饮食结构或让母亲吃点药会比较好,比如少吃鱼类,鱼汤等,这些都有可能引发湿疹,因为鱼生火肉生痰,过度营养也会造成湿邪难化。再有,室內要保持常温,因为婴儿代谢快,出汗多,寒热交激,极易形成湿疹。小婴儿是纯阳之体,不宜穿的过暖,尤其是小男孩。加上小婴儿卤门未合,更不能掩的严实。再加上小孩子吃乳制品,脾胃又先天弱,很容易脾湿泛滥,就是湿疹。

但大人的湿疹,一定得治,具体不是治湿疹,而是治疗他的内在焦虑,焦虑一去,湿疹即好。

情绪不稳定,压力大时最容易出现皮肤症状,因为“尤伤肺”,忧虑最严重的表现,就是焦虑。一般的焦虑,湿疹会长在两手虎口处,或手指关节上。心思重

的人,中指上也会有,心思更重的则长在心包经手掌心处,这就跟重症焦虑有关了,这很符合“肺主皮毛”、“肺主治节”的医理。而长满脸、满身的,则跟元气大伤有关。

医院校时,有一湿热下注的病人求荐名医,这个病在年轻男子居多,就是睾丸总是湿冷的。那时以为名医就是明白的医生,便择一专门讲《伤寒论》的名医治之,那方子开得真是大啊,几乎所有的祛湿药全上了,龙胆草海金沙等等一大堆,这哪里是开方,完全是卖药啊!而且开的也不是伤寒方啊!

所以那时就明白了,光听人讲《伤寒论》没有用,还得看那人会不会用伤寒方。幸亏那病人年轻体壮,一见无效便停药了,否则真的害人不浅啊!从此以后,便不再敢推荐医生。古代都有说:荐保不荐医。自己没看不过的别乱推荐别人。那是不负责任,而且耽误病人。只求好好习读经方,多上临床,慢慢悟道为上。哪怕现在,我元泰堂也不敢乱请医生,自己没用过的医生,也从不乱推荐,就怕耽误了病人。

世界上的事,差不多不重要,差那一点儿,最重要。就那一点儿,决定品质,决定你对生命的认知。西医,也许你报上病名,就知道吃什么药了。中医不

行,中医必须见到人,必须见到你的眼光、你的面庞,听到你的声音,知道你说出来的,还有你没说出来的。还要摸到你的三部九候脉象,才能知道你生命纠结愁苦的根底。现在大家只说病,不说情志,就去不了病根。所以网上问病、网上诊断,于医于病人都不是太好。因为在网诊中,大家说的都是病,只有见到本人,才能发现情志的问题。

皮肤出问题,基本上跟以下几大要素有关:

一,是卫气受伤,也就是阳气受损,因为卫气专门负责固摄和疏泄皮毛。多次伤风感冒,滥服药的结果就伤卫气,卫气一伤,皮肤就出问题。张仲景治伤风感冒的桂枝汤、麻黄汤等,用桂枝和麻黄,就是在调理营血和卫气的关系。很多人的牛皮癣发作就跟感冒发烧时处理不当有关。

二,关于皮毛与肺的关系,要理解五句话:首先,是“肺主皮毛”,紧张多虑,先损皮毛,动物是怎么解决大自然当中的恐惧多虑呢?撩搔啊,打闹啊,在泥塘里打滚啊,你抓我一下,我打你一巴掌,皮肤的紧张就纾解了。人呢?绷着,中国人肢体语言少之又少就知道打嘴仗,连个架都不会打,怎么能解玄府肌肤紧痛之症呢!恐怕只有现在的中国老人有这些奇妙的养生方法:比如后背撞树、蹭墙等等,以纾解后背之紧痛。所以皮毛病别专町在皮肤上,要解焦虑,治肺气。

其次,是“肺主治节”,所以有些皮肤病会先发作在关节处。或在节气前后发作,这也是皮肤病是肺病的个佐证。第三句,是“肺主ー身之气”,忧思焦虑在头,则是落发或斑秃,只要人一焦虑,就会大把大把掉头发。有的人夜里头发会脱落一块,叫鬼剃头,其实就是斑秃。在经脉,则表现在手指、尤其是虎口处湿疹斑驳;在后背则是玫瑰糠疹等,而且一般对称长,因为经脉病一般都对称长。第四句,是“肺与大肠相表里”,大小肠不通畅,用现在的话就是毒素排不出去,毒素也会堆积到皮肤上。第五句话,是“肺为娇脏”,即肺是五脏中最娇嫩的又在五藏最上源,只要患病,它就首当其冲,再用药不当,则伤肺,伤肺就伤皮肤。而肺又跟肝肾相关肺金克肝木,肝血不足也无法养皮肤;肺金生肾水肺气衰败,肾精就不足。肝肾又关涉到元气、和免疫力。

所以,皮肤病的总根源有三:一是焦虑,二是免疫力低下,三是乱服药。但要明白的是:如果病都长在皮肤上了,那身体里面一定有点虚,虚则很难凝聚成“癌”。而皮肤病的乱治、乱服药恰恰可以致癌。这也是很多人听过我的课以后,索性不乱治了,皮肤病会好转的原因。

三,是脾主肌肉,皮肤和肌肉是连在一起的,皮肤有病,肌肉也好不到哪里去。

四,皮肤疾患与心的关系有两条:一是“心主血脉,一是“诸痛疮疡,皆属于心”。只要有皮肤问题,都会有痒、痛的问题,痒与痛,或生疮,都是心的问题。

这些医理,湿疹、疔疮、斑秃、牛皮癣等等都不难治。要从阳气、肺、脾、心治,从里治,别从外治。

我创建这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mj/5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