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的阅读,
(2)病理变化
肾脏呈现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肾炎。部分猪肾脏肿大,表面有白色坏死灶,有点状出血或淤血点。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3~4倍。有时可见黄色胸水或心包积液。脾脏轻微肿大,有出血点。肝脏呈桔黄色,心肌肥大。偶见胃溃疡。当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肺退化不全或形成固化、致密病灶时,应怀疑本病。
二、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的临诊要点
(1)发病对象:保育猪、生长猪、育肥猪(乳仔猪、刚断奶仔猪少发)
(2)特征性临诊表现有三:一是耳、背、腹部、后躯等皮肤出现红斑、斑点、丘疹及黑色或深褐色坏死痂;二是部分病猪有不同程度的弓腰现象,按压之后更加明显,有怕痛、躲闪反应。三是体表淋巴结肿大。以上三个表现出现机率和程度有个体差异。
(3)剖检:肾脏苍白、肿大,表面有白色坏死灶和出血点;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
三、鉴别诊断
与猪疥癣、猪痘、蚊虫叮咬、猪瘟、猪丹毒、渗出性皮炎、湿疹、皮肤真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玫瑰糠疹,应注意区分。
(1)猪疥癣
大小猪均发,以5月龄以下幼猪易感,多发于冬季;皮肤剧痒;由于摩擦,患部出血、脱毛、结痂、皮肤肥厚形成皱褶和龟裂,猪体消瘦。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治疗有效。内脏无病变。
(2)猪痘
多见于4~6周仔猪及断奶仔猪,成年猪有抵抗力;四季均发,但多见于春末、秋初季节;在无毛和毛少部位如鼻吻、眼睑、腹部、四肢内侧、乳头等部位出现红色小斑点、丘疹、脓疱、结痂,脱落愈好。猪皮炎肾炎综合征主要发生在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呈散在斑点状的丘疹,丘疹始呈红色,继由中心部位变黑并逐渐扩展到整个丘疹。
(3)蚊虫叮咬
发病高峰在每年5月份至7月份蚊虫活动猖獗的季节,特别是傍晚。有痒感。其他无异常。
(4)猪瘟
高热稽留,皮肤出血,指压不褪色,包皮积尿,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剖检以败血症为主,脾脏出血性梗死,麻雀卵肾,肠道纽扣状溃疡,胃肠出血,淋巴结大理石样。
(5)猪丹毒
架子猪多发,多见于夏季;急性败血症,皮肤有出血点,指压退色。高热稽留,死亡率高80%;全身症状明显;慢性以皮肤疹块和关节炎、心内膜炎为主。肾淤血、肿大,紫红色;脾脏肿大,紫红色,白髓周围有红晕;胃底粘膜及小肠出血性炎症。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有效。
(6)渗出性皮炎
由葡萄球感染引起,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通过创伤感染。在眼睛周围、耳廓、腹部等出现红斑、水疱,水疱破溃后水疱液呈棕黄色,如香油样,干燥后形成鳞片状、棕灰色的结痂,有痒感。痂皮脱落后,露出鲜红色创面。
(7)湿疹
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造成的,夏秋季节发病较重。腹下或大腿内侧皮肤出现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水疱、脓疱,最后形成溃疡。病程长者常出现局部感染,糜烂或化脓,最后猪体消瘦、虚弱。无传染性,体温不高,丘疹不规则,有奇痒。
(8)皮肤真菌病
不分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发生;无季节性,但以秋冬季多见;头、颈、肩等部位皮肤斑块充血、水肿、脱毛、丘疹、水疱、结节、结痂等。局部奇痒。内脏器官一般无病变。
(9)猪附红细胞体
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夏、秋和雨水较多的季节。
临床症状: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和黄疸,病猪高热厌食,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常见皮肤潮红,毛孔处有针尖大小的微细红斑。有的可见整个耳廓、尾及四肢末端明显发绀。耐过仔猪往往生长不良而成僵猪。慢性附红细胞体病猪表现为消瘦、苍白,一般在腹部皮下可见出血点。
病理变化:检病变有黄疸和贫血,全身皮肤黏膜、脂肪和脏器显著黄染,常呈泛发性黄疸。全身肌肉色泽变淡,血液稀薄呈水样,凝固不良。
(10)玫瑰糠疹:主要发生在3-14周龄的猪,猪腹部有丘疹样环状病变,环形脱屑,鳞片及鳞屑。此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不需要治疗,猪通常可依靠环境条件自己康复。
三、治疗试验
对暂时不能确诊的疾病,利用药物进行治疗试验也是目前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对于细菌性和外科性的皮肤病,如皮肤真菌病、渗出性皮炎、湿疹、猪丹毒等可以使用抗菌素和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寄生虫,进行驱虫,都有一定效果。而对于病毒性和中毒性皮肤病,使用抗菌素基本无效。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