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生物制剂及光疗均为银屑病的治疗选择。此综述主要强调了窄谱UVB(NB-UVB)及靶向光疗的使用、用量、安全性及有效性,由英国HenryFord医院的Lim医生等人发布于近期的AmJClinDermatol杂志。
银屑病概述
银屑病累积世界上约2%人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期为15~20岁及55~60岁。遗传、环境、地理及感染危险因素均与银屑病相关。
银屑病是一种有遗传背景的免疫系统失调。已鉴定PSORⅠ–Ⅷ八个银屑病相关染色体位点,PSORⅠ(HLA-Cw6)是银屑病具最敏感性基因,且与早发银屑病相关。银屑病也被认为是免疫介导的疾病,因银屑病斑块有增高的T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及中性粒细胞。TNF-α、IFN-γ、IL-12及IL-23等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病斑块表达亦增加。特别地,IL-23通过活化Th-17细胞可诱导IL-17A、IL-17F及IL-22的产生。IFN-γ加重银屑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IL-12/23及IL-17抑制剂)可改善银屑病,这些亦支持银屑病的免疫失调理论。
银屑病的治疗选择包括局部治疗、口服治疗、光疗及生物制剂。鉴于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等同于甚至低于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故有必要为银屑病患者提供积极的治疗。此综述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