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皮肤科之教你轻松告别面部痤疮

痤疮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痘痘,粉刺等,多发于面部和后背,多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有关。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病和自身体质相关,那么今天就为您科普3类痤疮,看看您的痘痘是哪类。

在线答疑现场

课程部分内容提要

湿热痤疮

多与肝胆湿热,肺胃湿热关系密切,这类人群一般痘痘看上去比较严重,伴有瘙痒,里面甚至有脓水渗出,平素喜欢吃辛辣,油腻食物,舌苔比较厚腻,或黄腻,脉象也是洪而滑的。

这类人群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湿比较盛。饮食要尽量清淡,可以用薏米,红豆,绿豆适量煮水喝。平时还需要忌口,少吃辣的,鱼虾海鲜,鸡肉和羊肉生湿生热的食物。

情绪波动,肝郁化火导致面部痤疮

情志失调,导致肝郁化火。在急性期,可爆发面部痤疮,这是肝经的实火,需要疏肝清肝。有的患者会在生气后第二天满脸起痘疹。另外,不少女性朋友会出现月经期起痘现象,平素痘不多,月经左右加重,如果伴有月经前乳房胀痛,情绪急躁,这也与肝郁化火有关,这种长期的慢性痘痘,多数是虚实夹杂,在清解郁热的同时要疏肝养血。我们熟悉的中成药加味逍遥丸适合这类人群,当然自己不要盲目用药。

寒凝血瘀,寒热错杂

还有一部分容易忽视,就是上热下寒的情况,本质是宫寒导致上下不通,郁火憋在上边,这类人群一般整体面部痘不是特别多,下巴痘偏多,有月经错后,月经血块,小腹凉,手足冰冷,或是出现手心灼热感。

有些病人经常会说,手脚凉,但到夏天手心还有灼热感;有的人伴有大便干燥,口唇干燥,这是寒气在里,瘀热内生,寒凝导致血瘀,瘀久化热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散瘀凉血的同时,还需要些温性的药,把陈寒固冷排一排。

这类人注意保暖,忌大量水果,冷饮,不要随意服用泻火解毒药物。有些病人说吃点清热解毒的就好,但停药就反复,其实下焦是有寒,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女性朋友是这种情况,吃很多清火药反反复复,反而用一些散下焦寒的药物,痤疮就能彻底解决。

我曾有位唇炎患者,虽然50多岁已绝经,但年轻时月经后错,口唇起泡很严重,不敢吃辣,每次都需要吃牛黄上清,牛黄清火。但表现除了口唇的火手足心热以外,都是寒象,怕冷小腹冷,手足冰。后来用清热凉血加上温经散寒药就不在反复了。

哪里听课?哪里答疑?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mj/5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