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与健康的那些事儿

如何诊断是否是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67176.html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八大菜系和新八大的五彩缤纷让人垂涎欲滴外,关于食物与健康的话题也是源远流长。尤其是什么东西吃了大补,什么东西吃了会“发”,哪两种东西吃了会相克中毒,坊间对此类话题乐此不疲,个个讲的绘声绘色有鼻子有眼。

“医生,隔壁邻居说吃了鱼虾海鲜、鸡、牛羊肉、芥菜、竹笋等等都会发”“某某吃了什么东西后咳嗽一直好不了”……所谓的“发物”也是我们多少年来一直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的,那么,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生活经验到底该如何看待?

在炎症急性期像酒为代表的刺激性食物当然要尽量避免,因为酒精(乙醇)会直接扩张血管,加重炎症反应,所以许多疾病的确需要忌酒,不仅仅是一些过敏性疾病,就是其他炎症性疾病如尿道炎、疖肿等也要避免酒精饮料甚至咖啡、浓茶等。如果对酒精过敏那就更加要小心了,临床上也会经常碰到一些“酒性红斑”的患者,一喝酒就全身红斑甚至水肿。

然而更多的所谓“发物”其实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或意义,许多病人因为“忌口”而这也不能吃,那也不敢吃,不光光苦了嘴巴,还因为营养不全面而影响正常的代谢和免疫功能,对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孩来讲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

关键是许多人几乎什么都不吃了,该发的皮疹还是此起彼伏,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简直让人绝望。只要你深信所谓发物的概念,那就会把一些病情本身的加重变化或迁延都怪罪于某种食物,大江南北每个地方对所谓的发物也有不同认定。

其实正确的方法应该因人而异,生活中注意观察,不要盲目忌口,偶尔一次的病情加重很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正好碰巧冤枉了那条进你肚子的鱼或虾,如果几次吃了同一种食物而加重或诱发说明你的确找到了过敏的真凶,那就真要忍痛割爱了,即便它不是海鲜也不是河鲜,只是某个调味品或小麦大豆坚果而已,许多慢性过敏性疾病(不一定是皮肤病,包括过敏性哮喘等),家长细致的记录饮食日记比花几百大洋验个过敏原更加重要。

至于所谓的补更应该因人而异,现在这条件真的因为缺少某种微量元素或维生素引起某种疾病的越来越少了。比如维生素B3缺乏导致的糙皮病,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病,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脚气病(周围神经炎)等在上世纪早中期比较常见的疾病。而缺锌导致的肠病性肢端皮炎和遗传素质有关。只要消化吸收代谢能力正常,真正因为缺什么导致什么疾病的真的不多。对于微量元素检查也要科学解读,许多时候血液中某种物质的高低也不同于组织中某种物质的多少。至于像燕窝、阿胶甚至冬虫夏草之类的网红补品,可能对某些人会有些许作用,但心理作用占了很大比重,如果不差钱可以吃着玩试试看,只要不过敏那我也完全没意见,如果是勒紧裤带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些神物上面那就有点悲壮了。早些年到香格里拉了解到曾经在武侠小说描绘的神乎其神的“天山雪莲”居然五元一朵而且长这么丑,太破坏形象了,后来又不断听到因为经济等原因对于冬虫夏草、雪莲之类的疯狂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新闻。

今年的晚会上,中国农大副教授范志红辟谣了“螃蟹和西红柿同吃等于砒霜”的说法,甚至一度有人说来西红柿和蛋都会相克,这让深受我喜爱的番茄炒蛋或番茄蛋花汤情何以堪!还有许多养生大师介绍各种各样的食物相克大全,“有毒、致癌、伤身这些词特别吸引眼球,大部分人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有些人把一些食物一起吃后,产生不良反应,可能是因为体质不适合吃这些食物(比如过敏),另外还可能是因为吃的食物中本身含有致病菌(食物中毒),但都和“食物相克”无关。

有机构针对各种“食物相克”进行了临床试验,“相克”之说其实并不存在。即使某些食物间确实可能会发生一些甜蜜反应,从而产生一些不太美妙的物质,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离开了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任何健康食品吃太多了都是垃圾,而对普通人来讲所谓的垃圾食品偶尔吃一点也不会天塌下来!

至于痛风患者应该注意控制高嘌呤食物,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高糖高热量饮食以及食物与运动消耗之间的均衡,这些本就是常识,和食物之间是否相克无关。

这一次,终于可以跟父母们说一句:央视都说了,食物相克是谣言!

朱敏刚:皮肤科主任医师、浙江省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年浙江省优秀皮肤科医师。从事皮肤性病专业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除熟练掌握皮肤科常见病诊疗外,近年来对过敏性皮肤病和影响美容的面部皮肤病进行了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mj/5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