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鱼虾蟹下肚之后,你需来ldquo

上图是紫苏,药食同源,可解鱼蟹之毒...

本文共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名曰:“每逢佳节胖三斤”,说的是不是你?

每年春节,当然是咱们老百姓最重视的节日,春节中家人聚餐、亲友聚餐、同学聚餐...在数不清名目的聚餐中,当然少不了餐桌上吃吃又喝喝,管不住嘴地胡吃海塞一番。

如说餐桌上的稀罕物,现在早已不是什么鸡鸭鱼肉了。

传统相声报菜名中的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我就不一一报上来了,这些都是桌上常客,如今一碟子纯素的青菜倒是难得一见了。

大鱼大肉,吃着过瘾,但说实话对人健康真的不好。

记得之前看过罗大伦老师的一篇文章,传播极广,题目叫做《现在敢吃肉的人,才是真正的勇敢》。

是罗老师站在医学的角度之下,阐述了肉食与素食的诸多利与弊,除了讲到现在的很多肉食不利于健康外,文章中还有一段讲到食用虾蟹对身体有害的一些问题。

罗老师在文章中是这么说的,摘取几段与各位分享如下:

...

除了家畜,其他的肉食也是这样,比如养虾,我前几天还听朋友说,老婆怀孕了,想吃虾,那就吃吧,于是就买了很多。

其实这个虾也不安全,我知道现在都是虾池养虾了,饲养者不断地往里面撒激素,这样虾两个星期就长得很大了,我以前说过,我的一个兄弟,妻子患了乳腺癌,我问她喜欢吃什么,结果她是非常喜欢吃虾,一顿自己可以吃两盘,这里面有很多雌激素,我们知道,乳腺癌就是和雌激素紊乱相关的。

大家都说海参好,我也知道,那是养生的东西,但是现在也是饲养的,为了除去池子里面的水草,需要往里面撒药,这些药,海参就不吸收吗?

还有螃蟹,什么大闸蟹的,以前都是秋季才有黄啊,后来我发现,如今任何时候都有黄了,我的母亲曾经连着买螃蟹吃,说都有黄,我突然醒悟,这个季节怎么会有黄呢?绝对是用激素了,后来一打听,果然如此,于是坚决不让母亲再买了。

所以有人说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不算勇敢,现在敢吃螃蟹的人,才是真的“勇敢”呢!...

节选完毕,这篇文章网上随手可以搜索到,观点讲的挺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不在此多啰嗦了。

言归正传,咱们本期生活研究院研究点什么呢?

现在正值大家春节假期折腾过后,回来处于的身心调整期,我想很多人在节中吃过不少的鱼虾蟹类,而一些人吃完后会出现一些问题,咱们就借此时机,专门给诸位讲讲如中了鱼虾蟹之毒,该如何应付吧。

鱼虾蟹类等不仅是高蛋白之物,同样也是民间常说的“发物”之首,但“发物”又是什么呢?

那咱们先来讲讲何是“发物”吧。

作为中国人,我想很多人对“发物”这词,虽说绝对不陌生,但心里肯定也不清楚,这两字的含义是指的什么,对吧?

简而言之,某些病人如果吃了某些食物后,伤口不易愈合或者病情加重,以及可能诱发某些疾病等,民间称这些食物为之“发物”。

翻看古医书的文字记载,常见“忌食发物”或“忌发物”之字,如清·《医宗金鉴》中乳发乳漏篇中就有所记载:“...兼用豆豉饼灸法,缓缓灸之以祛寒,内当大补气血。节劳烦,慎起居,忌发物,渐可生肌敛口而愈合。”

诸多医书中记载治疗中“忌发物”等之告诫甚多,而“发物”具体指的是什么食物呢?

来看已故现代医者秦伯未所言:

“凡能引起口干、目赤、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的荠菜、韭菜、香菇等,都有发热的可能,俗称发物”。

《汉日词典》也有对发物的条释:

“发物一般认为,凡是刺激、加重外伤、肿疱疙瘩或某种疾病的食物,如羊肉、海参、鱼、虾等物”。

由此可见,“发物”较为客观可理解为:在健康人正常摄入,患病服药及病中后调理的饮食过程中,因不当饮食能诱发产生某些病症,激发新病或妨碍治疗、加重病情,影响机体康复的一类食物。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吃完鱼虾或者蟹类,皮肤上则会起一些红肿或者小红疙瘩,痒痛难忍,类似荨麻疹,玫瑰糠疹等过敏病症。

还有一些人吃完后腹痛、腹泻、拉肚子、发低烧等。

再者,就是有人长期吃太多鱼虾蟹肉,造成隐性的鱼蟹中毒,虽然没有特别强烈的过敏反应或明显病症,仅只感觉身体会有一些说不出的不舒服,我们也俗称为“吃喝病”、“酒肉病”等等。

其实上述这些,都可能属于中医所说的中了“鱼蟹毒”的一些症状!

如果不幸中招“鱼蟹之毒”,又该如何解毒呢?

答案是可用紫苏,正对其症!

紫苏,不仅是一味中药,还是我们经常会吃到的一种蔬菜。

比如说鲜紫苏的叶子,其实就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菜,很多地方的人们都用紫苏炒着吃或者配菜生着吃,有时候炖菜也会加一些进去提提味儿。

(新鲜的紫苏)

紫苏,可全身都是宝,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统统可以入药。

入药的炮制方法也很简单:只是除去杂质和老梗,或喷淋清水,切碎,干燥便可成了一味中药。

紫苏的叶子也叫苏叶,入药甚广,在黄元御的《玉楸药解》是这么记载的:

味辛,微温...紫苏辛温下气,治咳嗦痰喘、呕吐饮食,利膈通肠,破结消癥,兼驱腰膝湿气,解蟹毒。

不光是紫苏叶,连紫苏的梗和子,都有其药性,医书《本草害利》对其记载如下:

辛温入肺、脾、胃三经。温中发表,解散风寒,宽中利气,又解鱼蟹毒,梗能下气安胎,子可消痰定喘...

很多懂点中药的朋友都知道,紫苏多会用于发表解肌、疗伤风寒、行气宽中等。

因为,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

可见苏叶的具体功效是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等,因此可归到“阳”这一类的药物当中。

苏梗的下气降气作用强于苏叶,因为苏梗是空心通透的,故苏梗在降气的同时还能通气,令人心中不烦不闷,调肠胃和顺。

很多人尤其是小孩子,外感风寒得了感冒初期,流涕,畏风怕冷,头痛等病症时,可以用紫苏煮水,每次三五克就可以了,用开水泡几分钟,趁热喝下去,不一会身上就热了,等汗微微一出后,感冒的症状就立马好转了,见效极快,效果极佳,屡试不爽。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紫苏还有一神奇功效,那就是可解鱼蟹毒。

记得小时候,家里烧鱼,会在锅里放一些苏叶,除了可以提香祛除鱼腥味之外,最为重要的它可以化解鱼蟹之毒。

下面来说两则,紫苏解鱼蟹之毒的医案吧。

有一人食用了鳝鱼后,开始脚肿,医院以为是食物过敏,在医院里面打吊瓶治疗,折腾了一周都没效果。

于是,他就来找中医大夫来瞧瞧。

中医大夫给他开了两包五十克的苏叶,吩咐他药熬好后,喝一半细洗一半,试试看。

想不到病人当天只用了一包苏叶,煮成两碗水,喝了一碗,用另一碗泡脚,第二天一看,脚上的水肿就消了,人也舒服了。

另一医案,是一人贪吃大闸蟹,急发了荨麻疹,于是中医大夫就开了紫苏叶让她回家泡水,病人没喝几服,没想到病症就很快得到了缓解。

食鱼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这是《金匮要略》中的一则记载,看来紫苏不仅可解肌发表,治风寒感冒等,更可解鱼蟹之毒,真实不虚。

紫苏这味中药很常见,可以去中药店去买。

如果嫌去药店麻烦或担心药材品质,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几十盒,里面不光有紫苏,还配伍上了另一味中药——芦根,芦根清润甘甜,通透肺浊,清热生津而不伤胃。

(紫苏芦根小药饮内的药材)

紫苏芦根小药饮,可适用于,风寒加热型感冒初期的低烧,轻微怕冷怕风、头疼、流鼻涕等病症;

过食鱼、虾、螃蟹、热带水果引起的过敏轻症与上火、腹胀、不适等症状;

每逢节气发作的“寒包热型”轻微头疼与轻度鼻炎等。

紫苏芦根小药饮,乃是家庭必备之小药饮,药食同源,大可安心饮用。

(紫苏芦根小药饮的饮用方法很简单:在锅(壶)中倒入ml清水,放入茶包先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加热至沸腾煮一分钟左右,或直接开水冲泡服用也可,可按个人口味适量放入冰糖,代茶饮。)

每大盒仅48元(内含8袋独立泡饮包装,每小袋重30克左右,足份足量),一盒就包邮,数量有限,还等什么,快给家里备上吧!

家庭必备小药饮

紫苏芦根茶饮

下单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mj/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