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许多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在易感人群中,健康防御系统还未完善的儿童当然是易感人群。其中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肠道疾病、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儿童患者明显增多。
第一类:呼吸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春季最常见的疾病,占儿科门急诊就诊患者的80%左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等。
第二类:过敏性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容易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荨麻疹、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其中以过敏性哮喘最为危急,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生命危险。
第三类:肠道疾病:因为外出的机会增多,在外吃东西的机会也增多,孩子们时常用脏手吃东西,患肠道疾病的机会会增加。
第四类:传染性疾病:其实这一类与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的疾病有一定的交差,如风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发病率增加。
主要由于:1、春寒袭击,天气忽冷忽热,温差波动大,直接影响小儿机体免疫功能,抗病能力下降。
2、冬天里,身体渐渐对寒冷习惯了,春天天气转暖,气温回升后,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人体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减少,产热降低,抗寒能力减弱。
3、春暖后,自然界微生物冬眠后开始复苏,孳生繁殖,且致病力强。
4、春季里空气干燥,百花盛开,加上风多,花粉、飞絮的扩散量也大,人们外出春游时容易接触过敏源。
针对这些疾病,家长们应注意怎样预防呢?注意以下几点:1、适时增减衣服。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乍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2、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加强食品卫生,注意餐具消毒等等。
3、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婴幼儿必要时要吃点鱼肝油和钙片。
4、充足睡眠。春天易发生春困,保证小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5、加强室外活动。风和日丽,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小儿造血及免疫功能。
6、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
患了春季腹泻由什么引起,孩子腹泻,应如何处理?这种在春冬季容易发生的腹泻多半也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研究较为明确的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毒就是轮状病毒,其它还有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其实90%的腹泻病儿都不需要输液治疗,只需用口服补液盐即可。一些病儿的父母,在治疗腹泻病的过程中常要求医生给孩子用最好和最新的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性腹泻非但没有任何治疗效果,还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等一系列不良影响。尽量多饮用“口服补液盐”以补充糖盐和水分,饮食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必刻意限制饮食,还可以口服肠道黏膜保护剂,止泻药物,同时还可以口服乳酸菌活性剂和双歧杆菌制剂等,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抑制引起肠道疾病的病原菌,保护肠道。但是如果孩子通过自己口服补液等仍有比较明显脱水,家长比较容易发现的比如患儿眼眶凹陷,皮肤弹性差,少尿或者无尿,患儿精神萎靡等等,医院静脉补液治疗。
感冒,如何治疗呢?感冒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指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微的上呼吸道(鼻及喉部)病毒性感染。广义上还包括流行性感冒,一般比普通感冒更严重,额外的症状包括发热、冷颤及肌肉酸痛,全身性症状较明显。小儿感冒,也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感冒的防治:1、除上面谈及的增强宝宝抵抗力等。2、感冒时可服用板蓝根、大青叶、双黄连等中药,维生素C能增强抗病能力,要多服用。感冒时宝宝要多饮水、多休息,注意合理营养。
3、感冒时不要滥用抗生素。感冒多为病毒感染引起,使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如果孩子有反复发热等,最好查血常规,根据血常规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免延误病情。
过敏性疾病预防与治疗1、常见的过敏原为尘螨家中常见的过敏原为尘螨喜好生长在床单、地毯、衣服等容易堆积灰尘的物品上妈妈们要定期清洗这些家庭用品多余的摆设如地毯、毛绒玩具应尽量让宝宝少接触或使用。
2、食物对奶类过敏。这类宝宝出生好最好喂母乳或改为使用部分蛋白水解的牛奶食用至1岁以上再视宝宝的状况由医生决定是否能恢复食用一般奶粉。对花生、但、海鲜过敏宝宝要避免食用此类食物制作而成的副食品以杜绝过敏原。等到宝宝渐渐长大若过敏症状趋于缓和后再与医生讨论是否恢复食用这些食物。过敏体质宝宝最好在满6个月后开始少量一种一种添加辅食花生、蛋白及全蛋制品最好等宝宝1岁后再开始添加。
3、蚊虫叮咬。春天天气转暖蚊子、跳蚤、蜜蜂、虱子等昆虫外出活动逐渐频繁有些宝宝被叮咬后就会出现过敏反应。寄生虫宝宝肚子里若有蛔虫、虫体或其代谢物刺激机体也可发生过敏反应。花粉春天带宝宝去赏花是不错的选择但那弥漫空中的花粉却是有些宝宝害怕的过敏原。其他过敏原动物的皮毛、某些药物也是引起宝宝过敏的物质。
常患的5种过敏性疾病1、湿疹为皮肤过敏性疾病2岁前多发过敏因素可能为鸡蛋、牛奶、鲜鱼或尘埃、花粉、螨虫等。婴儿期的症状一般出现于两个月左右首先脸颊部会出现干燥红疹皮疹边缘不整齐进而因细菌感染而湿疹化流出组织液并结痂湿疹会扩展至头皮、耳朵及躯干并伴有奇痒或微痒。妈妈们注意喂哺宝宝不要过量保持消化正常。患湿疹的宝宝洗澡时水温不要过热不要用含碱性较大的洗浴品。避免太阳晒衣被不可过厚毛线衣或化纤衣物等不要接触皮肤否则会刺激皮肤加重湿疹把宝宝的指甲剪短防止他到处乱抓。湿疹宝宝禁种水痘疫苗待湿疹痊愈后再接种。
2、桃花癣又称白色糠疹或单纯性糠疹因发病多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所以得此名。发病原因可能与春季多风干燥或长时间的日晒有关也有部分人因消化不良、维生素缺乏引起皮疹呈斑片状淡白或淡红边缘清楚大小不等表面有细小鳞屑轻度瘙痒。病程长短不一可持续几个月或1年以上。妈妈们要注意不让宝宝风吹日晒禁食刺激性食物限制多脂多糖饮食的摄入多食蔬菜和水果督导宝宝起居有规律。
3、过敏性鼻炎在春秋两季有些宝宝特别是过敏体质的宝宝经常出现打喷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痒等症状许多父母都会误认为宝宝得了感冒但又不易治好其实是由于过敏而造成。妈妈们要找出致病的过敏原后应设法避免宝宝接触和食用如撤掉地毯不穿羽绒服或铺垫羽毛褥等。花粉季节尽量少带宝宝外出妈妈应在宝宝不在房间时打扫居室卫生以免尘螨、真菌等刺激宝宝。
4、虫咬性皮炎蚊虫、跳蚤、螨、蜜蜂等昆虫叮咬都会引起皮炎。皮肤表面有小红点并出现局部红肿渐成水肿性小丘疹或风团样皮损有时奇痒抓破后可引起继发感染甚至发热。对蜂毒过敏的宝宝被蜂蛰后则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肺水肿等。妈妈们要注意宝宝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换衣被。一出现前驱症状应及时用药可减轻症状不吃刺激性食物宝宝在草丛中玩耍时最好穿长衣裤父母及时轰开飞近的昆虫凉席应清洗晒干后再用可消灭隐藏其中的螨虫而减少虫咬皮炎的发生。
5、沙土性皮炎多见于宝宝的背部、腕部、前臂、肘、大腿等部位皮疹似针尖大小呈皮肤色、淡红色、灰白色质地稍硬可密集成簇皮疹表面干燥可有轻微脱屑稍痒或不痒没有全身症状。妈妈要注意过敏体质及有过此病史的宝宝尽量不要完沙土游戏如果避免不了游戏后应让宝宝立即清洗干净脏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