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周丨手足口病没消停,疱疹性咽峡炎又来都

编译/李媛

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今年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年,近期大量手足口病病例确实让医生和家长都很紧张。然而,手足口病的流行还没消停,现在又开始出现许多疱疹性咽峡炎的病例,俨然成流行之势。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同一种病毒,这就难怪这两种病常常联袂登场了。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傻傻分不清?

疱疹性咽峡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天和初秋是高峰期,1~7岁儿童都属于危险人群。其特征为突发的发热和口腔粘膜痛性丘疱疹和溃疡。发热可高达40℃,口腔粘膜病变会引起咽峡部疼痛。患儿经常出现厌食或拒食,伴有流涎、呕吐、头痛、腹痛或肌肉痛等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一般为2~5天。多达22种肠道病毒血清分型都可能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图1),最常见的是柯萨奇A1~6、8、10、22型病毒,在亚太地区曾有肠道病毒71和柯萨奇病毒A16引起的大规模爆发。今年导致大量严重皮疹的手足口病的A6型柯萨奇病毒,以及重症手足口病的元凶EV-71都赫然在列。

图1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致病病毒对比,可以看到有非常多的重合,主要为A组和B组肠道病毒(EV)中的柯萨奇病毒(CV)

致病病毒有诸多重叠,症状也大同小异,加上流行时间基本重合,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有很多相似之处。部分不典型的手足口病甚至可能只出现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而病程一直都不出现手足皮疹。因此有医生认为,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就是手足口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我国卫生部年手足口病的指南明确指出,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拟诊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即使没有手、足、臀部未出现皮疹,也需要提醒家长观察这些部位的皮疹。如果始终不出现手、足、臀部皮疹,则可按疱疹性咽峡炎诊断,而不宜诊断手足口病;一旦发现手、足、臀部的典型疱疹,则应诊断为手足口病。

其实,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之间的鉴别可能并不会影响临床处理,通常建议一般都按手足口病处理。二者都是可以自愈的良性疾病,治疗以支持治疗为主,当然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儿需要住院治疗。肠道病毒感染不需要特别使用抗病毒药物,因为肠道病毒基因内没有胸腺核苷激酶,即阿昔洛韦产生效果的关键酶。如果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口腔疼痛较重,拒食、拒水,发生水、电解质失衡的可能性更大,需要重点







































西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复方骨肽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yy/2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