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
症状
皮损为成簇水疱,伴灼热、瘙痒
主治药品名称
口服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伟,泛昔洛韦,更昔洛韦等。首选阿昔洛韦口服毫克,每日五次,7日为1疗程。重症者可用人白细胞干扰素,肌肉注射万~万单位,每日1次,5~10日为一疗程。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辅助药品名称
止痛药+营养神经药(甲钴胺)+转移因子+抗病毒外用药
布洛芬片+甲钴胺片+转移因子+
外用5%阿昔洛韦霜、喷昔洛韦乳膏、3%酞丁胺霜、2%龙胆紫液、炉甘石洗剂等。继发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环丙沙星软膏外涂患处。禁止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主治、辅助药品配伍原因
1、抗病毒药能够抑制病毒DNA的合成。
2、转移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力。3、营养神经药(甲钴胺),营养神经。4、抗病毒外用药:患处用药抑制病毒的合成。
其他类名称
VC+B族+棉签其他类配伍原因1、VC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2、B族促进末梢神经细胞的循环代谢。调节睡眠。3、棉签防止交叉感染。
中成药
清肺抑火丸6克,每日2次;或黄连上清丸9克,每日2次;或牛黄解毒丸6克,每日2次。另有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黄连上清九、防风通圣丸、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等。
中药辨证施治
1.肺胃蕴热证:
主症:多见于热病之后,有轻微的周身不适,口干,口渴,烦躁,局部灼热刺痒,在口鼻周围等处发生群集小疱,大便干燥,尿黄赤。
舌脉:舌质红、舌苔白,脉弦滑。
治法:清解肺胃毒热。
处方:解毒清热汤加减。
方药:公英30克,野菊花30克,大青叶30克,紫花地丁15克,蚤休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
2.肝胆湿热证:
主证:皮损主要见于前后阴部,水疱易破,破后糜烂、渗出,疼痛明显;若染毒后则有脓性分泌物;伴发热,大便不调,小便黄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泻肝胆湿热。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药:龙胆草6克,栀子9克,黄芩9克,柴胡6克,泽泻10克,车前子(包煎)15克,生地黄9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2克,薏苡仁仁15克,生甘草6克。
温馨提示
1、患有发热性疾病要积极治疗,避免疲劳。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防止感冒。
连锁门店需求点:口碑及消费者的重复消费取决于专业力
随着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水平的提升,更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
门店连锁间的会员制、促销手段、价格战已无明显差异化的今天,赢取客户最终取决于销售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
增加客户重复消费率一定要学习的
药店红宝书致力于药店人员专业提升
药店红宝书
专注门店精英成长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