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又名天灸,是指在三伏天时进行治病的方法。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气血旺盛且皮肤松弛、毛孔张开时,将特定的中药贴敷在穴位上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三伏灸疗法三年为一个疗程,疗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一、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虚反复感冒等。
2、风湿关节疼痛性疾病: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消化不良、腹泻等。
4、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5、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小儿遗尿等。
6、慢性皮肤病:荨麻疹、玫瑰糠疹、冻疮、硬皮病等。
7、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月经不调、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8、其他:其他阳虚型体质人群。
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禁忌症:1、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哮喘等)的患者。
3、孕妇。
4、体质壮实易上火之人。
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注意事项:1、成人一般贴12-24小时,儿童贴6-12小时。如贴药后无任何不适反应的,时间可适当延长,一般小孩及皮肤较嫩的患者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贴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有的人会有刺痒的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敷贴时若有发泡现象,属正常反应。皮肤发泡后应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一般对小的水泡,可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烫伤膏、红霉素软膏等。若出现大的水泡,医院作局部处理。
2、三伏贴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配方有些中药药性峻烈,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1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3、敷贴期间,体质弱者少吃或不吃寒凉生冷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如牛肉、鸭肉、鹅肉、油炸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禁食海鲜等易发物。
4、体内寒气重,阳虚者少喝凉茶。贴药当日可用温水淋浴,忌用冷水。
5、若皮肤长有疱疖或破损,或患有咳喘但是伴有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贴法治疗,从中医角度说,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或者阳盛,或者阴虚,总之体内都存着不少的“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反而不妥。
6、贴敷时要固定好药物,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因药物脱落而导致敷药时间不够,影响疗效。
7、贴敷后尽量减少在温度过低空调环境下的逗留时间,避免皮肤毛孔遇冷后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
8、在取下贴敷产品后,不宜搓、抓、挠贴敷部位,以免损伤皮肤而致感染。
9、天灸贴药治疗应坚持(每年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均要贴药,中途不要间断),对巩固治疗效果、增强机体功能和抗病能力非常有利。
四、关于三伏贴相关问题:
1、三伏贴贴多久?建议头伏时间短,逐次递增,小儿1小时—2小时,成人3小时—4小时。
2、三伏贴是都一定要皮肤红肿、起泡?
三伏贴加入了凡士林,保护皮肤、防止色素沉着,因此不要以皮肤红肿、起泡作为三伏贴功效的评判标准,以防皮肤结痂、留疤。出现不明症状时请遵医嘱。
3、三伏贴的穴位?
中医理论上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经络相通,离穴不离经,在穴位附近贴敷药丸均可达到疗效,在三伏贴的过程中,贴的穴位越多并不代表越有效,关键是需要医生辨证论治确定相关穴位。
4、三伏贴后皮肤起泡怎么办?
医院由医生处理,再敷上膏药,切忌自行挑破防止伤口化脓感染。
5、贴完后可否洗澡、游泳?可以,但避免立刻冲洗。在揭开三伏贴,未破皮时建议1.5-2小时以后使用温水洗澡,因此建议患者尽量白天治疗;若出现破皮现象,不可游泳,避免交叉感染,务必保持创面的干燥洁净。
6、皮肤过敏怎么办?视个人情况决定,感觉灼热难耐或瘙痒难忍时即可撕去,以免起水泡后影响下一次贴敷。
五、三伏天养生指南:■三伏天如何养生冬病夏治思想源于《内经》中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指出春夏的季节特点是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秋冬的季节特点是顺应收敛闭藏,阴气渐长。因此,春夏里人们需要凭借养生、养长以达到养阳的目的。同时,从中医学阴阳互根理论考虑,春夏养阳可以为秋冬增加阳气储备;秋冬养阴则可以为春夏养阳打下基础。“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暑、湿、热”并重,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在这个时节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三伏饮食——多酸多甘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三伏饮食——新鲜干净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三伏饮食——补水养生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练什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却也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一味强调“夏练三伏”不太适宜。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三伏天,贴伏贴!还有一种养生加治疗的方法,就是在三伏天贴伏贴。贴伏贴的原理,就是要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借助这个外力,通过阳性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从而将人体内的寒湿驱除,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借力使力的方法,通常可以达到以巧破千斤的功效,因此被自古流传下来。由于现代人狂吹空调、狂吃冷饮,因此多阳虚体质。而贴伏贴刚好适合阳虚体质之人,再加上这种治疗方案,不像西药那样副作用明显,因而现在是广受欢迎。
■三伏天防空调病人是恒温动物,人的体温要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夏季,自然界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就需要适时开合汗毛孔,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但是,现在我们人为地制造出了一种人工环境——空调,当我们从炎炎烈日的环境下,突然进入到温度很低的室内,就会使本来正常排泄汗水的汗毛孔突然关闭。这种关闭由于来的很突然,在关闭过程中,会造成两个后果,第一是将冷空气一同闭在了体内;而是,导致本来正常的排汗功能中断。大家都知道,排汗,是人体的一种排毒过程,在夏季,借助于外界的阳气,人体本来是要将体内的各种寒湿毒排出体外,但空调的介入,打乱了这个过程。不仅排毒不彻底,反而是将外界的寒也一起带入到了体内,因此,这个阶段的人,很容易得空调病。这种病,就是在夏季得风寒感冒。由于寒闭在体内,症状就是浑身肌肉痛,关节痛,头痛,无汗,食欲不振,甚至浑身发冷、发烧。其实,到了发烧这个阶段,已经说明人体开始调动体内的力量,去排出寒邪,是一种人体自保本能反映。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推一把,换言之,就是发汗。在无空调的环境下,通过发汗,将不正常关闭的汗毛也再次打开,排出体内的寒湿。只要人体恢复正常出汗了,体温就会降下来,浑身上下不适的感觉也就慢慢消失了。
贴药时间:
1.信丰县嘉定镇卫生院水东卫生健康服务中心(解放东路与虎形路交叉口)
2.咨询叶主任,叶医师
3.贴药时间:上午8点到12点下午2点半到5点半
头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温馨提示
前往贴药时尽量穿宽松衣服,女士避免穿连衣裙、连体衣和紧身长裤,建议男士穿休闲装束;敷贴期间避免运动出汗,吹空调风扇,一般选择每伏头三天上午进行敷贴效果最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