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患者,28/M,出差时无诱因出现发热,Tmax42.0℃,伴畏寒、寒战,自服退热药后体温可降至正常,后症状反复。次日出现嗜睡,呼之偶可应答,对答不切题。
查血常规:WBC21.51*10^9/L↑,NEUT86.4%,PLT*10^9/L;PCT0.5ng/ml。脑脊液透明清亮;常规:无色透明,细胞总数45×10^6/L,白细胞总数44×10^6/L单核30,多核14。生化:蛋白:0.49g/L,氯化物:mmol/L,葡萄糖:3.0mmol/L,测压为>mmHg。
头CT平扫及MRI如下图所示:
欲知结果且听下期分解
上期解析
这个主动脉如此诡异?某患者,F/18,因低热伴胸痛来诊,行增强CT+主动脉重建,如下图所示:
该患者诊断为大动脉炎,当然根据上述病史及辅助检查,诊断证据并不充足,在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下,该患者的病历,与君共享:
年7月出现躯干及四肢屈侧多发红色丘疹,压之不褪色,表面有脱屑,直径约1-3cm,无其他不适,考虑玫瑰糠疹。
7月22日,出现午后低热,Tmax37.4℃,约17点达高峰,持续1-2h自行退热,皮疹同前。
8月03日,出现活动后(上2-3层楼)气短,胸前区及后背间断针刺样疼痛,VAS4分,深呼吸加重,皮疹渐消退,发热情况无改善。查血小板PLT*10^9/L,HGB97g/L,ESR95mm/h,CRP54mg/L。
9月-10月,拜复乐治疗效果不佳,间断胸前区及后背疼痛。查血常规:HGB77g/L(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PLT*10^9/L。ESRmm/h,hsCRP94.05mg/L,铁蛋白36ng/ml。骨穿提示:提示缺铁性贫血、慢性病贫血。影像学:动脉超声提示左侧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偏高。抗感染及抗结核治疗无效。
年2月底出现双侧腰背部肌肉酸痛感。
3月底无诱因出现左侧颈前部持续性轻微疼痛感,位于胸锁乳突肌前沟近颈根处,后发展为双侧,压痛明显,VAS6-7分,无放射,无心悸、头晕、头痛,自述有一过性双上肢麻木。
5月7日血常规:HGB85g/L,PLT*10^9/L;ESR:mm/h。颈动脉超声提示“内膜增厚”,收入院治疗。
查体:提示四肢血压无明显差异,双侧颈前部肿痛、压痛,右侧颈动脉、股动脉及中上腹部血管杂音,余查体无异常。
入院诊断首先考虑大动脉炎,完善以下相关检查:
大动脉超声:腹腔干动脉起始段流速明显增高,考虑狭窄,颈动脉、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双侧颈动脉管壁弥漫性增厚,考虑大动脉炎不除外。
主动脉CTA如上图所示,报告提示:主动脉CTA:胸主动脉及其分支多发动脉管壁增厚伴狭窄,大动脉炎改变可能;左侧锁骨下动脉远段局部管腔显示不清;腹腔干起始处轻度狭窄。
免疫指标ANA、ANCA、抗ENA抗体等均阴性。
治疗上,1.T-SPOT.TB结果回报因阴性,予泼尼松40mgqd口服,3-4周后如疾病控制稳定,可逐渐减量,泼尼松每周减5mg至15mg/日维持;2.诱导缓解期免疫抑制剂加用CTX0.4g/w,住院30天后,出院继续口服药物治疗。
C
大动脉炎:又称高安病(Takayasudisease)、无脉症、主动脉弓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炎症引起血管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少数患者可出现动脉扩张或动脉瘤。
本病病因未明,大动脉炎主要累及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升主动脉、腹主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肺动脉等,为全层动脉炎。
临床表现为,好发于年轻女性,以10-30岁起病较多,平均年龄22岁,可急性发作、发热、肌痛、关节肿痛、食欲减退、厌食、体重减轻等,部分患者是隐匿性起病,直至血管狭窄、闭塞才出现症状。
难度系数★★★☆☆基础系数★★☆☆☆应试系数★☆☆☆☆
C、D、E
首先该诊断为大动脉炎,所以C选项正确。鉴于该疾病科引起大动脉狭窄,所以监测生命体征,完善相关检查原则上也无错误,所以D选项正确。筛查D-Dimer,排除血栓或主动脉夹层,为鉴别诊断常用检验,所以E选项正确。
至于A、B选项,立刻联系血管外科、降压镇痛,均为主动脉夹层的首要处理原则,可以排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