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领到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研究生的经验

我曾经是个工作多年的白领,本科学的是工商管理,工作后又考取了MBA,业余时间遇见了摄影,于是一见钟情,喜欢背着相机到处游走观察世界。在本地上了一些沙龙摄影的前期后期培训班,买了各种长枪短炮的摄影器材,也拍了一段时间的画意摄影、风光摄影和纪实摄影,参加一些摄影比赛获得几个小奖,加入了本地摄影家协会。偶然机会了解到北京电影学院的图片摄影创作专业,遂产生去摄影学院进一步深造的念头,也是我在工作多年后想要再回归校园的内心召唤,于是开始了从一个白领到考研人的孤独学习之旅。

准备考研是从年8月底开始,我在9月初提了辞职申请,9月底正式离职。10月开始我就闭门学习,所以实际上我的学习时间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我给自己定了进度和计划,基本上是上午复习英语和政治,下午复习专业二,晚上复习专业一。不过后来专业一参考书目增加,占用了很多本来要复习专业二的时间。

因为开始得有点迟,又离开学校这么久,所以感觉自己一路上都在狂奔,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你得拼命与时间赛跑......

受余老师邀请,下面分享下我的考研复习经验,供学弟学妹们参考,期待你们圆梦北电。

Part1:艺术概论(专业一)

在8月底我才知道还要考一门艺术基础理论,而这门课之前从未了解过。因此,我报了百艺考研的课程,不过我报名的时候别人都学完第一轮,第二轮也开始两节课了。我有点焦虑,然而余老师一直在鼓励我来得及。我在恶补了一个多月后才跟上直播的课程。后来参考书目增加,于是学了艺术概论又学了美学、中国美术史、中国电影史。这个课程真是干货满满,我个人很喜欢美学和中国美术史,学习的过程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专一的学习我基本上跟着课程走,听课,复习、做作业。我的专业一考得并不高,可能因为我复习的比较迟有关系,有些知识点记得不够牢固。不过我觉得我在专业一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仙女老师提供的解答题目的思路和逻辑,我把它称为“三段式”,即是什么,三个特征或描述,应用案例。并且,你是理解了这个名词解释以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出来,而不是死记硬背书上的文字,这样转化以后你不仅理解了这个知识点,而且更容易记忆。此外,仙女老师每周布置的作业让大家练笔也让第一次考文科类研究生的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训练,我也将这个方法应用在了专业二的自我练习中,这样在考场上你才会控制好自己的时间,知道名词解释一个要写多长时间,简答花多少时间,论述花多少时间。

Part2:图片摄影创作(专业二)

因为对摄影的热爱,在没有考研之前,我的工作之余时间也基本上都在自学摄影知识,只不过之前接触的主要是摄影的技术知识、画面造型语言等,看的书基本上是《纽约摄影学院教材》之类的;在考研之前我在网络上听过朱炯老师的《世界摄影史》的一个大概3个多小时的课,看了赵刚的《摄影美学简史》、罗森布拉姆《世界摄影史》和中国摄影史等等,对摄影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纯粹是兴趣使然泛泛看看,并没有深入阅读。我曾经以为凭着自己在摄影方面的积累,专业二的考试应该不难,然而我错了,当我看到真题的时候我发现还有很多知识盲点,而且摄影史的掌握也不牢固。9月中旬我在淘宝上买了一份历年真题和一些学习资料,本来也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培训班之类的,因为北电没有指定教材有点茫然,然而并没有,甚至连真题的答案都没有,而购买的那些所谓的学习资料一点也不好,知识编排错乱也不完整,后来那些资料都被我丢了......

于是,我决定参考专业一的学习方法自己梳理整理专业二的学习,也就是采用“三段论”来整理书中和真题里出现的名词解释或简答,对于专业二的学习我主要从摄影史、摄影人物、摄影技术、摄影理论、图片分析及当代摄影等几个方面来梳理学习。

得益于前期的梳理学习,我的专业二考了还不错分,个人觉得还是努力和幸运,下面我详细分享下我的复习方法和参考资料。

(一)摄影史、摄影人物

推荐书目:顾铮《世界摄影史》、赵刚的《摄影美学简史》、罗森布拉姆的《世界摄影史》(了解)、贝内特的《中国摄影史》(了解)

我是先看了赵刚的《摄影美学简史》,这本书脉络很清晰,对于没有学过摄影史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入门,但是这本书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当代摄影的内容;罗森布拉姆的《世界摄影史》虽然我也翻了一遍,但是这本书太厚重了,在考研时间这么紧迫的情况下并不建议,不过可以作为参考书,比如想更具体了解哪个摄影师的时候可以翻看,因为这本书会介绍得更加详细;贝内特的《中国摄影史》我也看过一遍,但我觉得重点掌握中国的一些主要摄影师就可以了,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资料;顾铮的《世界摄影史》内容较全面,但是书中提到的摄影师的介绍篇幅不多,因此需要自己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拓展知识。

我在复习的时候是以顾铮的《世界摄影史》为框架,梳理出摄影总体的发展脉络,然后按照摄影史的发展历程,分阶段按照“三段式”方法梳理摄影流派和摄影人物(包括近现代中国的摄影师),在每次梳理的过程中,我都尽可能通过其他渠道拓展下知识加深印象(这里推荐《春熙照相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yy/6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