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今天小编想和大家一起畅游时代长河,打捞些许时光碎片,讲述一家教师3代人平凡真实的教育故事。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作者:临沂实验中学陈洁)
(一)扎根:乡村教育的点亮者年,年仅18岁的陈丰田从临沂师范学校毕业了,在国家包分配的年代,有两种选择摆在他的面前:城镇学校或乡村学校。彼时新中国初建,百废待兴,乡村的广阔天地更需要专业老师,于是陈老师义无反顾选择了乡村,跟三年前放弃回家接手小窑厂,坚持继续深造学习一样决绝。
(陈丰田老师)陈老师第一个任教的学校在河东汤河,距家多里地。在四通八达的今天,开车需要1个半小时。而在当时没有公路,没有任何代步工具,陈老师只能用双脚一步一步丈量通往学校的路,一走就是一天,这也意味着陈老师必须扎根学校,不能常常回家。
荒草遍地,蚊虫叮咬,厕所臭味熏天,这是校园;黄土墙、茅草顶、刮风漏风、下雨漏雨,这是教室;满脸鼻涕、没纸没笔没书包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这是学生。都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但陈老师却心甘情愿地一头扎进了乡村,当起了孩子王,沉下心来一点点教班里基础薄弱、年龄不一的孩子读书认字、读诗诵词、研习书法。陈老师的毛笔字堪称一绝,撇捺之间皆是中华文脉,他立誓要教会更多人。“堂堂正正中国人,方方正正中国字”,这是陈老师对孩子常常说的话。陈老师的出现就像一道光,照亮了乡村孩子求知若渴的眼睛。
放假了,陈老师也鲜少回家,他要挨家家访,把那些抱有“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回家放牛”想法的孩子重新劝回课堂。因为消除一个文盲,就能改变一个家庭,改变几个家庭,就能改变一个乡村啊。那时18岁的陈丰田还不知道教室里坐着日后可以考上南大的高材生,当上区长的人民干部,更不知道他将为乡村教育耕耘一辈子……
(二)坚守:乡镇教育的执念者年,是陈乃恒老师从事民办教师的第10个年头。改革开放之初,英语师资极端紧缺,高中毕业的陈乃恒老师参加民办教师招考,成为了一名乡镇联中的英语老师。
(陈乃恒老师)十年来,陈老师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民办教师,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反而更勤奋更用力。他常常深夜备课,从单词到音标,从语法到句型,从口语到写作,反复打磨设计,为的就是让这群乡镇从没有学过英语的孩子,放下羞涩、摆脱蹩脚,说上一口正宗流利的English!
为了更好提升自己多方面素养,陈老师还利用假期去临沂师范专科学校进修了函授,而那个时候的函授费用需要他整整一年的工资。有人说:差不多得了,乡镇孩子有几个能用上英语。但陈老师却坚信天地宽广任尔飞翔,谁说野百合没有春天?“教师是个良心活,要对得起台下的这群孩子”,这话陈老师常常挂在嘴边,十年了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中间为陈乃恒老师)但民办教师一直有个隐痛:工资低,待遇差。年公办教师的工资已经涨到三四百,而陈老师的工资只有元。身边的民办教师陆陆续续地辞职经商,下海淘金。说实话陈老师也不是没有想过放弃,微薄的工资实在无力负担母亲的重病,一家老小的开支。但想要告别的话每次还没说出口,就被孩子们一双双纯真闪亮的眼睛击退了。孩子们马上初三了,不能耽误这群孩子啊,思考再三,陈老师决定以民办教师的身份继续坚守,坚守到更多高学历人才补充进来,坚守到祖国不再需要,坚守到民办教师成为历史……
(第一排右一为陈乃恒老师)(三)用心:时代教育的探索者年,陈洁老师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了。回首三年,90后历史老师和00后神兽上演了一幕幕斗智斗勇、相爱相杀的精彩剧情。
(陈洁老师)00后孩子觉得历史out了,陈老师就把历史串进歌曲,“你是我的大呀大中国,怎么爱你都不嫌多”。00后孩子讨厌说教,陈老师就换种沟通方式,给孩子们写“情书”,写私人定制版素质报告手册。00后孩子们中考前压力大,陈老师就招集各科老师用各科独具特色的方式给孩子们加油打气,比如请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祝他们中考“毕昇”,“毕昇”高中;比如请来物理老师祝他们:重力弹力摩擦力,科科给力!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三年早出晚归,日日陪伴,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陈老师竟然有种“失恋”的感觉。于是陈老师白天备课上课,晚上挑灯夜战,悄悄给孩子们准备毕业惊喜。整理了三年来几千张日常照片,精心挑选后制作了快闪视频。给孩子拍了创意毕业照,定格青春最美的笑脸。把校园四季的钟楼照片悄悄打印成了明信片,虽然春夏秋冬只能陪孩子三个轮回,但爱意永存。
然而没想到的是,孩子们也为陈老师准备小惊喜。偌大的黑板上写满了对陈老师的赞美和祝福,一堆堆的小卡片涌到陈老师跟前:“三年过得好快,还想继续做您的学生。”“从你给我们上第一次课,最多讲了一分钟,我就喜欢你了。”“先生教我以古今,以为人之道,学生必将发愤图强,不忘师恩!”陈老师笑了,又哭了。此刻觉得早起晚走值了,深夜备课值了,腰酸背痛也值了。这一天陈老师在朋友圈写道:“教育是用爱回应爱的事业,在此过程中我付诸真心,也听到爱的回响,问心无愧,幸福无比。”
其实,故事一里的陈丰田老师是我的爷爷;故事二里的陈乃恒老师是我的爸爸;场景三里的陈洁老师就是从业五年的我。
三代教育人作为缩影,见证了临沂教育的翻天覆地,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时代变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20世纪50年代爷爷作为语文老师的梦想是社会安定,孩子们读书认字,建设新中国;20世纪90年代爸爸作为英语老师的梦想是中国开放,孩子们学习英语,拥抱新世界;21世纪我作为历史老师的梦想是盛世中华,孩子们博古通今,不忘来时路。但细细品味,我们的梦想又出奇一致:弦歌不辍育时代英才,薪火相传助民族复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教育追梦人!
山东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