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夏季流行性疾病预防知识

夏季气温较高,人们饮食量和睡眠时间减少,人体水分失去较多,身体抗病能力减弱,细菌繁殖速度加快,因此应注意一些疾病的预防。春夏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急性肠道传染病(痢疾)、流行性乙脑、食物中毒、流行性结膜炎(红眼病)等。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急性肠道传染病(痢疾)

普通型痢疾的主要症状:恶心、呕吐、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大便中带有脓血。预防办法:1、控制传染源。当发现疾病病人时,应该及时地隔离,对于病人曾经使用过的餐具和生活用品及其经常接触的用品要彻底消毒。2、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人要坚持饭前便后把手洗干净,不要喝生水,少喝饮料,瓜果一定要洗干净再吃,凉拌食物要确保不被苍蝇污染。

流行性乙脑

主要症状:发烧、持续高烧、喷射性呕吐、恶心、精神萎靡、嗜睡、昏迷,症状凶险、激烈,死亡率高,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的重视。预防办法:以积极预防为主,增强体内的免疫能力。可以定期打流行乙脑炎疫苗。大力消灭蚊、蝇,晚上休息时要用蚊帐或是驱蚊器,以防蚊子叮咬,染上病毒。

食物中毒

主要症状:进食在一个小时至数小时后即可发病,轻者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昏、头痛、腹泻等,重者畏寒、高热、抽风、昏迷、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死亡。预防办法:餐具要定期消毒,购买食品时要认真检查,防止把变质的食品买回家,尽量不要吃生冷食物。

流行性结膜炎(红眼病)

主要症状:眼睛内部有异物感,眼睛分泌物多,视物模糊,发痒、怕光、流泪、疼痛,严重时会发生角膜溃疡,造成视力极度下降。预防方法:家庭最好分用毛巾、洗脸盆,并注意经常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去揉眼睛。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主要症状: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预防方法:1、气温下降时,应及时增加衣服和被子。2、注意教室和宿舍通风,减少和抑制病毒繁殖。建议同学们下课后都到室外进行活动,一是打开教室的门窗让空气对流,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更换成新鲜的,因为空气里的细菌和病毒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致病,而打开门窗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的数量,只打开窗户,不开门,达不到效果。二是到室外活动活动,上下一节课时精神会好很多,出来晒晒太阳还能补钙。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均衡,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加强体育锻炼。4、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5、避免接触流行性感冒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风疹

主要症状: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低热、伴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逐渐出现面部、颈部、躯干四肢部位淡红色斑丘疹,伴有耳后、枕部、颈部淋巴结肿大。风疹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易在学校中流行。预防方法:注射风疹疫苗,在风疹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合,避免和患者接触,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加强日常运动,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痄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颌下腺,舌下腺、睾丸、卵巢及中枢神经系统等。主要症状:临床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疼痛、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及周身不适。易并发生殖器(睾丸、卵巢)炎症、脑膜脑炎、心肌炎、胰腺炎、肾炎等。预防方法:避免和患者接触,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少去公共场合。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和皮肤红色斑丘疹,症状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传播速度快。预防方法: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如发现麻疹病人,则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传播和流行。预防要点:1、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2、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3、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4、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END

温馨提示

请广大师生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按以下要求去做:1.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2.多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在小摊小贩处购买食品,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的发生。3.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与病患人员共用物品、餐具,也不要与生病的人员密切接触。4.做好教室、办公室室内环境卫生,保持房间、教室通风换气。5.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6.加强营养,合理膳食,保证休息,加强锻炼,注意冷暖,增强自身抗病力和免疫力。7.出现发热、出疹、恶心呕吐、腹泻、黄疸及其它可疑症状等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供稿:体卫处

责任编辑:吕彦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zl/4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