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气血充足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人体的脏器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了,干起活来才有劲,而气血就是脏腑的“饭”。
因此,气血不正(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道血脉不畅等现象,中医上统称为气血不正),会对五脏六腑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从身体看气血?
1看眼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
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2看皮肤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看头发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4摸手的温度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5看手指的指腹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6看青筋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说明小时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这种状态已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后。这类人体质弱,气血两亏。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说明肾气不足。
7看手指甲上的纵纹只在成人手上出现,小孩不会有的。当成人手指甲上出现纵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说明身体气血两亏、出现了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8看牙龈小孩子不明显,主要是成人。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身体可能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9看睡眠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可能是血亏。
10看运动运动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的状况,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而那些运动后精力充沛、浑身轻松的人则气血较好。
试试4种调理方法
养足气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大体可通过四个步骤来调理,供大家参考。
01补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症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在此给大家介绍3个补气血食疗方法:
1红枣10粒切开,枸杞子10粒,煮水喝,补血补肾,治腰膝酸软,长期吃,有养颜祛斑的作用;
2红枣在铁锅里炒黑后泡水喝,可以治疗胃寒,胃痛,再放入桂圆,就是补血补气的茶了。
3红枣,花生,桂圆,红糖,加水在锅里炖,炖得烂烂的,长期吃有较好的补血效果。
02养肝血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此外,“人卧血归肝”,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03远寒邪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夏天在家甚开空调,忌食寒凉、温水泡脚、勤做按摩。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04多运动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还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平时可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极拳等。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让关节活动开的同时,降低心脏负荷。
来源:养生中国、三水发布
图片来源:包图网
编辑:伍俊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