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囟门皮屑多如何正确护理

很多宝宝在0-1岁时,囟门处会出现很多皮屑,有的看上去又厚又油腻,家长总是忍不住想把它扣掉。这个在医学上叫做:脂溢性皮炎。这种情况该如何护理呢?

什么是脂溢性皮炎

婴儿脂溢性皮炎并不少见,可出现于3周到1岁以内的婴儿,其中以头皮最常见,前额、眉间、双颊、鼻唇沟也是好发的部位。发生在头皮的脂溢性皮炎被称为“摇篮帽”,又称“乳痂”。可能与经胎盘转移的母体雄激素刺激婴儿皮脂腺增大及功能旺盛有关系,而且马拉色菌可能参与了发病。脂溢性皮炎表现为头皮上黄色油腻性结痂,往往没有炎症或炎症很轻,一般不痛不痒。头顶和额区最常受累。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跟头皮上的赃物积聚在一起,形成厚厚的一层痂皮。

脂溢性皮炎需要就医吗?

婴儿脂溢性皮炎大多数在数周到数月内自然消退。如果长期不消,则需要与特应性皮炎(婴儿湿疹)、尿布皮炎、银屑病、石棉状糠疹、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头癣等鉴别,以免误诊。

1、特应性皮炎(婴儿湿疹)

特应性皮炎(婴儿湿疹):在婴儿比较常见,往往有严重的瘙痒,影响喂养和睡眠,表现为红斑、脱屑和结痂,界限不清楚,好发于面颊、头皮、四肢伸侧。尿布区常不受累。常有湿疹、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家族史。

2、尿布皮炎

尿布皮炎:一般不累及皮肤皱褶部位,但伴有念珠菌感染时可累及皱褶部位,这时在皮损边缘常可见脓疱和卫星灶。尿布皮炎一般累及尿布部位,但偶可泛发,与脂溢性皮炎不易区分。

3、银屑病

银屑病:在婴儿不常见,但可模仿脂溢性皮炎,特别是累及尿布部位的屈侧时,这个部位的银屑病往往界限清楚,呈鲜红色,有些部位有典型的银白色鳞屑。(图片来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zl/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