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中国儿童AD诊疗共识贝分诺

特应性皮炎(AD)、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被称为儿童特应性三联征,三联征中AD发病年龄最早,儿童期的发病率(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7岁儿童患病率为12.94%)远高于成年期。为规范我国儿童AD的临床诊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儿童AD诊疗专家依据国内外AD指南以及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针对我国临床诊疗特点制定中国0~18岁儿童AD的诊疗共识。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以剧烈瘙痒和湿疹样损害为主要特征,好发于儿童,大多数婴儿期发病,患儿往往有特应性体质。

1临床表现

1、典型临床表现:瘙痒、皮肤干燥、炎性皮损(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苔藓样变、抓痕等。

2、不典型临床表现:躯干的毛囊性隆起、眼睑湿疹、耳廓裂隙、口角唇炎、外阴湿疹、白色糠疹等。

3、特应性标志:干皮症、Hertoghe征、掌纹征、白色划痕。

2治疗策略

1、寻找病因和诱发加重因素:做到针对性回避过敏原,减少变应原的刺激。

2、基础治疗:修复皮肤屏障和保湿。注意清洁和沐浴;润肤剂是维持治疗的主要手段,每日至少使用2次;新生儿期应尽早外用保湿剂,可减少和推迟AD的发生。

3、外用治疗:首选外用糖皮质激素(TCS);其次可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TCI)。

4、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SIT):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结合膜炎、轻度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AD患儿可考虑ASIT治疗。

5、系统性治疗:首选抗组胺/抗炎症介质药物: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镇静作用,可用于止痒,第二代还可通过抗炎症细胞因子活性而发挥效用。抗炎症介质药物包括血栓素A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细胞因子抑制剂等。

抗组胺药在AD治疗中的最大优势是能缓解合并的过敏症状如过敏性哮喘、鼻结合膜炎和荨麻疹等,英国国家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制定的有关0~12岁AD患者的治疗指南指出:严重AD患者或伴有严重瘙痒或荨麻疹的患者可给予第二代抗组胺药;6个月的急性发作期患儿,如果患儿伴有严重睡眠障碍可给予第一代抗组胺药。

鲁南制药出品

贝分、诺思达、平奇在AD治疗中的最大优势是能缓解合并的过敏症状如过敏性哮喘、鼻结合膜炎和荨麻疹等,其中,贝分、诺思达除了能竞争性与组胺H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引起的生理效应之外,还可通过抗炎症细胞因子活性而发挥效用;平奇(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片)是唯一可用于12岁以下儿童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贝分盐酸西替利嗪诺思达盐酸左西替利嗪平奇孟鲁司特钠

参考文献: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疗共识,中国皮肤科杂志,50(11):-.

主编丨黄志艳

编辑丨小南

赞赏

长按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白癜风医院西安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zz/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