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C↓,HGB↓:诊断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是主要分型依据,按红细胞体积大小,分巨(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
正细胞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及肾功能衰竭性贫血;
小细胞性贫血:①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地中海贫血;
②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如慢性感染性贫血。
贫血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根据贫血发生时红细胞形态特点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
根据骨髓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骨髓细胞成熟障碍性贫血。
贫血的细胞学分类
类型
MCV(红细胞平均体积)(fl)
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常见疾病
大细胞性贫血
>
32~35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
85~
32~85
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30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疾病
1.红细胞生成减少
(1)骨髓干细胞损伤或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骨髓被异常组织浸润
白血病、骨髓瘤、转移癌等
骨髓纤维化
恶性组织细胞病
(3)细胞成熟障碍
①DNA合成障碍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
②Hb合成障碍
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1)红细胞内在缺陷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红细胞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
血红蛋白异常(血红蛋白病、球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卟啉代谢异常(遗传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2)红细胞外因素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新生儿免疫性、血型不合输血后、药物性)
机械性溶血性贫血(创伤性、心源性、微血管病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
其他(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脾功能亢进等)
3.失血
急性失血后贫血
慢性失血性贫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