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

玫瑰糠疹的瘙痒如何治疗?

玫瑰糠疹是一种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好发于春秋季节,其病因尚不清楚,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也有人认为与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及过敏等因素有关,但都未被证实。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起病时常在胸、腹、颈、背或四肢等处出现一个较大的椭圆形或圆形淡红或黄褐色斑片,直径为3厘米~5厘米,边缘微突起,表面覆有糠秕样鳞屑,称为母斑或先驱斑。在母斑出现后1~2周,躯干及四肢的近端相继出现泛发性的成批皮损,此皮损形态与母斑基本相同,但较母斑小,一般直径为05厘米~2厘米。皮疹散在或密集分布,但极少融合,胸背部较多,腹部较小,呈圣诞树状排列,即皮疹长轴常和肋骨走向一致或顺皮纹延伸(四肢)。头、颈和四肢远端一般很少有皮疹。过去称本病为“颈至膝病”,大概就源于此。患者多有轻度到中度瘙痒,少数人瘙痒剧烈,但个别人也可完全不痒。一般不伴全身症状,偶可有低热、咽痛、轻度头痛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本病有自限性,通常4~8周皮疹可自行消退,遗留有暂时性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极少复发,个别病例可拖延至半年甚至数年才痊愈。

玫瑰糠疹还有一些不典型表现,包括疹型不典型:除最常见的斑疹、斑丘疹外,偶尔可见到以丘疹为主的变型,甚至有更少见的风团、水疱、脓疱、紫癜等变型。分布不典型:可脱离原来的好发部位而见于头面部或局限于一处或几处,如四肢、手足等。

由于本病有自限性,不治也可自行消退,故治疗的目的是设法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主要是对症治疗瘙痒,一般给予抗组胺药内服(可辅助使用维生素B、C、E及钙剂等),局部外用止痒的保护性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樟脑霜、硫黄霜或糖皮质激素霜等。也可酌情选用紫外线照射、糠浴及矿泉浴等疗法。中医治疗以清热凉血、散风止痒为本。处方:生石膏30克,紫草、白茅根、生地、生槐花、白鲜皮各15克,丹皮、赤芍、黄芩、栀子、防风、荆芥、地肤子、麦冬各10克。若剧痒者加刺蒺藜、苦参;心烦口渴者加川连、花粉;久治不愈者加丹参、当归、鸡血藤。水煎服,每日1剂。亦可用紫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或服成药复方青黛丸、防风通圣丸及银翘解毒丸等。

单纯糠疹是否都伴有瘙痒?

单纯糠疹又称白色糠疹,中医称之为桃花癣、吹花癣等,是一种原因不明、通常发生于面部的鳞屑性浅色斑,一般无自觉症状,只有部分病人有轻度瘙痒。本病多见于儿童及10余岁青少年,在中小学生中发病率可高达30%~40%,任何季节都可发病,但以春季发病多见。

本病的病因不明,曾怀疑与感染有关,但均未能分离培养出细菌、真菌及病毒。祖国医学认为,与肠道寄生虫有关(故也称之为虫斑)。目前多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皮炎,皮肤干燥、风吹、日晒、肥皂等均可能为激发因素。

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淡红斑或色素减退斑,表面干燥,有少许灰白色细小鳞屑。通常为多发性,常4~5个或更多,直径为1厘米~4厘米大小。损害多发生在面部,偶尔可发发于颈、肩及上臂,极少数可发生于躯干及股上部。一般经数月或更长时间可以自行消退。本病应与白癜风及花斑癣相区别。白癜风为瓷白色斑,界限清楚,且周边往往素加深,表面光滑无鳞屑,无一定好发部位。花斑癣初起为褐色小斑疹,逐渐扩大并变成淡黄及灰白色斑,互相融合且多种颜色斑混杂共存,好发于胸、背、腋窝及颈部等处,夏季多汗时加重或复发,皮屑镜检可见菌丝及孢子。

由于本病只有部分患者存在轻度瘙痒,故无需对瘙痒进行特殊治疗。治疗本病一般可内服复合维生素B,局部搽5%硫黄乳膏、2%~3%水杨酸软膏或氢化可的松霜等,以润泽、消炎、止痒。有肠道寄生虫时应做驱虫治疗。此外,亦可选用下列简便验方:①精盐少许,置锅内炒热,取少许外擦患处。②枯矾适量,研细,加少许麻油调匀,外搽患处。③黄柏30克,研极细末,与冷霜70克调匀,取少量搽患处,每日2~3次。

--姚春海

姚春海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那最好
儿童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zz/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