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很多朋友都有体检被告知脂肪肝的经历。说起脂肪肝,也算得上是当今一种“时髦”病。据权威数据统计:全球每个成年人中就有20~30例脂肪肝患者,在肥胖症患者中,这一比例高达60%~90%。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性肝病根据病因可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它分三个等级:
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3%—4%,若肝内脂肪含量超过5%即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的危害:
多数人认为,脂肪肝没什么症状,也没什么痛苦、且病情稳定、发展缓慢,不需要太把它当回事儿,也不用认真治疗。殊不知,你的肝脏可比你的身材更怕“胖”!
从脂肪肝到肝癌,只有5步!
单纯性的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第一步:单纯性的脂肪肝
肝脏“长胖”,脂肪把肝细胞都挤到了一边。
第二步:脂肪性肝炎
单纯性脂肪肝继续增加,肝脏就好像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呼吸困难,营养也难以送达,肝细胞会变性、坏死,肝脏开始发炎。
第三步: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炎症继续发作,就会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
第四步:肝硬化
纤维组织增多、变硬,也就到了肝硬化。
第五步:肝癌
肝硬化之后,如果患者还伴有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内分泌紊乱,人体的内环境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导致免疫系统监督肿瘤发生的功能下降,不能清除异常的变异细胞,进而癌变。
哪些习惯容易招来“脂肪肝”?
1、吃出来的吃的太多,营养过剩,体内脂肪含量会增加,当脂肪含量超过了肝细胞的清除能力,便造成了肝细胞内脂肪的蓄积。
2、饿出来的减肥节食过度、长期素食、不吃早餐、营养不良也可能会引起脂肪肝。这是因为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会分解身体中的脂肪、蛋白质来利用,这个过程中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就会增高,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代谢不及时,就留在肝脏里了。
3、胖出来的腹型肥胖,这种体型往往伴有脂肪肝,均匀性肥胖反而比较少有脂肪肝。
4、熬夜熬出来的熬夜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肝脏的代谢能力也自然随之下降,所以脂肪也就容易囤积在肝脏了。
5、饮酒喝出来的酒中的乙醇可造成肝细胞代谢紊乱,致肝内多余的甘油三酯难以被清除掉。平均每天喝1两酒、连续喝5年以上,或是连续一周,每天半斤以上,就容易患酒精性脂肪肝。
6、滥服药吃出来的一些药物可能会抑制脂肪代谢,也可能会引起脂肪肝。比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已胺等药物,长期过量使用会伤肝,增大出现脂肪肝的风险。
7、不锻炼懒出来的常说懒人容易发胖,吃的好,又缺乏锻炼,能量消耗不掉,容易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增加发生脂肪肝的风险。
支招丨轻微脂肪肝的调理
生活方式干预1.培养健康行为:规律三餐,减少体质量。不吸烟,不饮酒或限制过量饮酒,适当的睡眠(每晚7~8小时)以及良好的心态。
2.健身与增加运动。坚持体育锻炼,避免养成久坐少动的习惯。就增加热量消耗而言,每周坚持参加分钟以上、中等量的有氧运动,并持之以恒。避免“久坐少动”的不良习惯。能坐则不躺,能站则不坐,能走则不站,能快则不慢。
3.重视体检。医院检查血脂、肝功能及肝脏B超。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针对病因和诱因的综合调理?针对血黏度、血脂、血糖、血压、胰岛素抵抗等指标,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调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等药物。
?如果已经出现肝脏损害,应用抗炎保肝药物治疗脂肪性肝炎和进展性肝病。
?中医中药辨证论治
小贴士很多人认为脂肪肝不是疾病,不需要治疗,大错特错!
脂肪肝作为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虽然常见以肝脏损伤为主,初期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不经治疗,脂肪肝可能发展成脂肪性肝炎,发展下去会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同时也会出现全身代谢异常及血管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疾病,还可以加重糖尿病、诱发慢性肾病,降低机体免疫力,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临床上脂肪肝的相关症状:
随着脂肪浸润的增加,患者感到类似慢性肝炎的肝区疼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腹胀及右上腹压迫感,并可出现轻度黄疸。临床检查,75%的患者肝脏轻度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脾肿大、蜘蛛痣和肝掌。
此外,患者常会发生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四肢麻木等末梢神经症状,少数患者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肝功能受损导致激素代谢失调,男性可出现睾丸萎缩、阴毛及腋毛减少,女性则出现月经不调和不孕。
温馨提示:脂肪肝这种多因素的慢性肝脏损害,早诊断、早治疗,脂肪肝是完全可以逆转。
·END·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
请分享、转发给你的朋友看
亦可给我们留言谢谢
▼
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