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尚小资的都市生活中,多肉植物成为家庭园艺种植的潮流之选。起初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日货店老板娘晒自家多肉照片,瞬间被那些圆滚滚、胖嘟嘟、娇滴滴的肉肉君迷住了,遂入肉坑。
妹纸们看到多肉的心情多半像我一样,难以抑制欣喜之情。但买回去因为方法不当,肉肉多半一个月就纷纷挂掉了。很多朋友也曾来问我,要怎么养才能让肉肉健康成长?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种植肉肉的经验。
认识肉肉先来给一个科学的解释,所谓多肉植物,是指茎、叶等营养器官肥大的高等植物,通常拥有根、茎、叶这三种营养器官和花、果实、种子这三种繁殖器官。
“多肉”一词非常形象地点明了这类植物的外形特征,但它并不是一个植物学意义上的分类。
事实上,全世界被称为多肉的植物多达一万种以上,分属50多个不同的科属。目前国内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景天科、番杏科、百合科等,其中又以景天科最为人熟知。
讲真,多肉植物在城市里风行,我深刻怀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懒人植物”的典型。
▲吉娃莲
在懒癌晚期患者随处可见的城市里,暂且不说那些需要严格按照时令换土、施肥、浇水、除虫的贵族植物,就连绿萝这种无土栽培的傻瓜植物都可能因未及时换水而干死(比如我)。
因此,像多肉这种一个月不管它反而越来越鲜艳多汁萌煞众人的“奇葩”,自然越来越被城市文青和小清新们所钟情。
和平共处的五个tips植物的生产并非肉眼可见,这可急坏了坑里众多想立刻见证枝繁叶茂的宝宝们。为了让肉肉君茁壮成长,恨不得每天照三餐浇水、所有上班以外的时间都蹲在阳台上对着肉肉们犯花痴、没事就拿小铲子捣鼓捣鼓。
不过,自然规律不可违。这么高密度高强度的折腾,结果通常只有两种——化水死掉,或者徒长长成杂草。
那该怎么办呢?
Tip1尽量模拟多肉植物原生地的自然条件
多肉植物大多生长在沙漠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根部发达,吸水能力极强。
由于生长环境严酷,肉肉的茎、叶需具备极强的贮水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多肉植物多拥有肥硕的叶子,甚至一些品种的茎部也肉质化。这完全是出于生存的需要。
世界上多肉植物重点分布在亚热带的高原地区,比如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脉、南非、马达加斯加岛、加那利群岛等等。其中,墨西哥和南非是世界上野生多肉植物数量最多的国家。
由此,我们大概能概括出适合多肉生长的自然条件是:气候温和干旱,全年气温大约在12度至26度,日照时间长、强度适中,空气流动适中,土壤呈弱酸性。
综上,我们需要给多肉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
早晚温差大通风,少水弱酸性土壤日照时间不低于5个小时Tip2根据科属选择花器
前面说了,多肉只是俗称,不是学名;多肉植物并不是一家。
实际上,不同科属不仅是外观上差异极大,其根部形态也大不相同。因此,选择合适的深度和直径对于种植多肉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花器选择本着“宁小勿大、宁浅勿深”的原则。因为多肉植物喜欢半荫凉的干爽环境,所以花器直径略大于多肉最大宽度的尺寸即可。
最靠谱的选盆依据还是多肉植物的根部形态。一般来说,景天科景天属(姬星美人、覆雪万年草等)多是植株低矮,根系较浅,没有主跟,比较适合种植在直径较大的浅盆中。
▲新手必入的黄丽,景天科景天属,晒得不够,变猪肝色了。
景天科拟石莲属(特玉莲、玉蝶、露娜莲等)、厚叶草属(青星美人、桃美人、白美人等)、风车草属等(胧月、姬胧月等)的根系非常发达,抓土能力极强;无明显主根,根部总体形态是围绕中心向四周辐射的伞状。
▲冬美人,景天科厚叶草属
▲皮氏石莲,景天科拟石莲花属
适合它们的花器非常多,选择深度和直径差不多的花器即可。新手必入的白牡丹是风车草属和拟石莲属的杂交品种,也可选择类似的花盆。
百合科十二卷属(玉露、宝草、玉扇等)和番杏科生石花属(生石花)属于深根系,有几条非常明显、粗壮的主根径直向下生长(生石花属通常只有一条主根),因此适合深盆。
Tip3注意通风
这是室内种植多肉最重要的因素,多肉植物出现黑腐、化水一般都是通风不够造成的。
▲一棵黑腐的静夜,表面看没有大碍,但是细心观察会发现近根部的茎黑掉了。
通风不够、室温过高、空气闷热是导致多肉植物夏季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如果室内空气流通不够,可考虑用电风扇等方式加强通风。
▲窗台利于通风,是肉肉们的好去处
Tip4提高土壤渗透度
多肉植物虽然看起来娇滴滴的,但其实是“糙汉子”,不需要多少养分就能活得很好。
所以只用%的泥炭土作为多肉植料只会让它们“受宠若惊”然后死掉——其实是透气度不够憋死了。
大多数多肉植物对土壤要求非常低,十二卷属和生石花甚至可以在纯沙质土壤中生长。因此,为了提高土壤透气度,我们通常会添加一定颗粒土,如鹿沼土、赤玉土、沸石、轻石、珍珠岩、火山岩等。
不同颗粒土的密度不同,ph值也不同,所含微量元素也不同,因此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也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室内种植,即通风弱于室外自然环境的条件下,颗粒土和泥炭土的配比一般为7:3。不同地区的气候有所不同,空气湿度也不尽相同,湿度越大的地区,泥炭土的比例越低。
Tip5掌握“干透浇透”的浇水原则和合适的酸碱度
浇水的频率至关重要。多肉不需要多少水,干燥的环境最贴近它们的原始家园。所以一般来说,浇水的原则是“干透浇透”,即土壤完全干透后再浇水,浇水时一次性浇透。
浇水的频率因季节而有所不同,平均10天左右一次。一般而言,生长期要多浇水,通常一周一到两次;休眠期则少浇水甚至不浇水。
水的酸碱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肉君虽然是糙汉子,但也不是自来水随便一浇就万事大吉了。
一般来说,室内种植多肉,最适合的水是凉掉的白开水——既蒸掉了自来水中的氯气,也对自来水进行了最基本的杀菌消毒处理。
为什么不用弱酸性的水呢?不是说多肉更适合弱酸性土壤吗?是这样没错,不过我们通常用不同颗粒土来调节土壤酸碱度,因为颗粒土的ph值是确定的,但要调出ph值合适的弱酸性水却是难度极大的。所以选择中性的白开水最为安全。
当然,如果你实在懒得烧水或者住宿舍的同学没条件烧水,直接用自来水也是可以的,只是提前晾个两三天,至少要等到氯气都跑掉再用吧。
有人说,白开水听起来太不安全太low了,我都用农夫山泉,纯天然无污染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请叫我“大自然的搬运工”。不好意思哦这位同学,给人喝的矿泉水都是弱碱性的哦,所以用农夫山泉是会浇死多肉君的哦。
前方雷区请绕行成功的经验皆从失败而生。下面是我曾踩过的雷,希望大家看过平安绕行。
小多肉切忌使用大花器
刚入坑之时,特别喜欢看上去像花篮一样漂亮的多肉组合。于是也跟风买了直径超过15cm、深度不足10cm的圆形浅盆。
我把体型都还很小(大概只有2-3cm)的黑王子、白牡丹、姬星美人等生产期差不多的多肉种在里面,一心盼望它们能快快长大。
大花器因为容量大、植料装得多,水分蒸发得很慢,所以必须少浇水才行。但那个时候对浇水频率的把握完全不准,而且搭配的植料也不够透气,真是再细致的照料都挡不住肉肉们要黑腐的心。
切忌高温浇水
养多肉有一个雷区绝对一碰必死——高温浇水。
▲高温浇水的结果就是肉肉化水
肉肉绝大多数都不喜欢高温,清凉舒适、湿度不高的春秋季是它们最喜欢的季节。
反过来说,如果你在高温时节,比如夏天的午后,像我一样给多肉浇水,花器里又闷又热又潮湿,肉肉基本就等于“水煮肉片”了。
警惕狗娃
如果你还养了宠物,切忌不要让它们靠近,尤其是在它们饿的时候,简直就是口不择食……
我家狗娃已经背着我偷吃肉肉两三次了。虽然我已经把肉肉全部隔离到了阳台,但狗娃防不胜防,前两天竟然还是在一株京之华的叶片上发现了牙印。
多肉植物虽说是懒人恩物,但其实细究下来需要注意的点非常多,毕竟室内生长的条件要大大弱于室外自然环境。这五个tips是我这一年经过多次黑腐打击后总结出来的比较关键的经验。通常来说,基本上做到这五点,多肉君会好好地回报你的。
本文由「生活志」特约媒体万能的好物君(ID:wndhwj)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