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状糠疹(Pityriasisamiantacea,PA)是一种形态学上颇具特色的皮肤病,表现为厚积的石棉状粘着性鳞屑包裹头发,由不同的病因所致。近期,韩国全北大学医学院的KwakHB医生在AnnDermatol上报告了一项PA流行病研究,现介绍如下:研究概况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医院就诊的44例PA患者的特征,患者平均年龄42.4岁(3个月~85岁),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1.6。在44例患者中,21例(47.7%)为局限性PA,16例(36.4%)为泛发性,7例(16.0%)全头皮受累。14例(31.8%)伴有头皮红斑,21例(47.7%)伴有脱发,其中11例(25.0%)为永久性瘢痕性脱发。潜在的皮肤病包括脂溢性皮炎(36.4%)、银屑病(11.4%)、天疱疮(11.4%)、脱发性毛囊炎(9.1%)、毛发扁平苔藓(6.8%)、头癣(4.5%),以及盘状红斑狼疮、中央离心性瘢痕性脱发、穿掘性蜂窝织炎、瘢痕疙瘩性毛囊炎、未分类的原发性瘢痕性脱发、特应性皮炎和药物性(阿法替尼)皮肤病各1例(2.3%)(见图1)。仅3例(6.8%)患者不伴有其他皮肤病。图1.伴有各种潜在性皮肤病的PA:(A)脂溢性皮炎;(B)银屑病;(C)寻常型天疱疮;(D)扁平苔癣;(E)脱发性毛囊炎;(F)头癣22例患者接受了皮屑和毛干细菌培养,16例(72.7%)显示阳性结果,其中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头癣患者真菌培养阳性。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强效糖皮质激素和抗真菌香波(环吡酮胺或2%酮康唑)治疗。31例中重度病例(70.5%)还加用了系统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47.7%)、抗生素(25.0%)、维甲酸类(20.5%)、羟氯喹(13.6%)、抗真菌剂(4.5%)和甲氨蝶呤(2.3%)。多数患者效果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于5例(11.4%)疗效不佳者,在系统治疗后2周,剪除粘附鳞屑的病发。病例学习PA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是各种炎症性皮肤病引起的头皮特殊反应,已报告的原发病包括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扁平苔癣、毛发红糠疹、慢性单纯性苔藓、化脓菌或真菌感染等。由于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为最常合并的皮肤病,有人甚至将PA视为银屑病的临床表现或局限型脂溢性皮炎,但PA还可伴有其他皮肤病,而且少数患者并无其他原发性皮肤病的证据。继发性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抑制,或正常皮肤菌群过度生长也可能诱发PA,在本研究中,22例患者接受了培养,有16例分离出了细菌,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PA常伴有脱发,通常为暂时性,但在本研究中25%的患者出现瘢痕性脱发,均与原发性瘢痕性脱发有关,值得注意。在治疗方面,PA尚无标准治疗。抗真菌香波、橄榄油、水杨酸、强效糖皮质激素均为常用治疗。重度病例可酌情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维甲酸类和肿瘤坏死因子α阻滞剂。顽固性病例剪除病发可加快痊愈。综上所述,PA是一种形态学诊断,通常继发于一系列头皮炎性疾病,反映了毛囊周围表皮过度增生。在管理本病时应尽量识别潜在的原发皮肤病或感染,给予病因治疗,还应充分评估遗留瘢痕性脱发的可能。
参考文献
KwakHB,YunSK,KimHU,ParkJ.PityriasisAmiantacea:AnEpidemiologicStudyof44CasesinKoreanPatients.AnnDermatol.Feb;32(1):83-87.
「文章内容仅用于学术探讨,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编辑|费肥肥
文章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邮箱「xiangfeiteng
dxy.cn」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zz/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