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过后,有好多小学生的父母,都请我推荐给孩子看的历史书。因为,年的高考让父母看到,历史学不好或学不透的孩子,会很吃亏。
今年高考的全国一、二卷作文,都涉及到了历史人物或典故。孩子如果对历史以及历史背景了解不多,就很可能在观点上酿成南辕北辙的大错误,丢分太多。
不光是作文,孩子单纯历史学不好,也会吃大亏。
新高考改革后,很多省份都会采用3+1+2的模式,“3”即语数外三门基础科目,“1”为必考科目,在物理和历史中选一门,理科必选物理,文科必选历史。另一个“2”为选考科目。
也就是说,孩子如果偏重文科,历史占据着很重的分量,今年江苏高考文科状元白湘菱,就因历史只考了B+,错失北大清华等名校。
我家孩子,从小历史类的人文读本也读过不少,最近我又给她入手了一套《给孩子的中国通史》,孩子读的津津有味,还不时跟我讨论下里面的历史典故。
这套《给孩子的中国通史》,本身也很有“来头”,它原名叫《中国史话》(又名《中国的故事》)。
早在年就被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是当时开创历史先河的、给初中生的一部通史读物。
这套书,在当时相当有影响力:
著名历史学家、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顾颉刚就曾仔细批校了《中国史话》;大文豪鲁迅的《日记》中,也有阅读这套《中国史话》的记录。
全书共4册,分78章,把上起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下到五卅反帝运动的数千年的中国历史,都说透了。
整套书,对标初高中中国历史,知识内容十分充足。
我最喜欢这套书的地方在于,它在内容讲述上,比较垂直,集中围绕政治史,以及跟政治史紧密相关的科技、宗教、文化等讲述。
在历史进程的关键事件或节点上,都会展开做详细讲述,一点点剖析了历史的进程和转折。
孩子们学历史,不再仅仅满足于“历史是什么”,而是能更清楚地理解“历史为什么是这个走向”。
一套书读完,上下多年的历史来龙去脉,孩子都能在脑子里,形成比较立体的脉络,对孩子们构建完整的历史观,特别有帮助,还能增强孩子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这套书,在一些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和事件上,又比历史课本讲述要详细的多。
孩子们读着这些改变国家进程、改写历史的人物故事,很容易滋生出大理想,大志向,建立积极的人生信仰。
每本书,都用有限的篇幅,串起了国家、朝代恢弘的发展史,孩子们从动荡变迁的国家经历里,也能拓展人生格局,开阔心胸。
“研究问题”环节
这套书,每个章节末还有“研究问题”环节,激发孩子们思考、回顾章节内容的同时,也能提升辩证思考的能力。
本册大事记
每册末还附有“本册大事记”,更加方便孩子理清历史的脉络,有助记忆。
整套书,在原著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了语言上的简化和润色。
生僻字注音
在尊重作者的前提下,还对地名、人名做了必要的注释,对生僻字也做了注音,孩子们读起来,更加通俗易懂,丝毫没有压力。
我觉得这套书,无论是让孩子提前熟悉学科知识,还是作为初高中历史的补充读本,又或是帮孩子强化相关历史知识,都非常适用。
9-15岁的孩子,都能读。建议家有15岁以下的孩子,这类讲述中国通史的书,一定要备上一套,读史能明智,孩子还能为以后学科学习提前储备知识点。
我再来说说为什么要推荐这套书:
01
对标课本,内容全面,78个章节
详细讲述上下年
这套书,在历史内容上,既全面又丰富。
第一册目录
第一册,讲述了从“混沌的太古时代”到“汉武帝开疆辟土”,中国完成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
第二册目录
第二册从“东汉外族入侵”讲到“五代十国”,详述了中国封建时代前半部分的历史;
第三册目录
第三册又从“宋朝的开基”讲到“清朝的全盛时期”,详述封建时代后半部分。
第四册目录
第四册则讲述了“中国近代史内外的各种运动和形势变化”。
历史上比较典型的事件:盘古开天、大禹治水、孔子周游、荆轲刺秦王、汉武帝开拓边疆、王安石变法、明太祖崛起、鸦片战争、五卅运动等,都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讲述。
鸦片战争
整套书,对标初高中的中国历史部分,深入讲解上下年,帮孩子们构建完整的历史观的同时,也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02
内容详实,讲述鲜活
全面构建以事件为纬的立体史观感
历史如果讲不透,其实很枯燥。
这套书,就通过更为详实的内容讲述,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比初高中教材,不难发现,仅仅是“远古到两汉时代的内容”,人教版初高中分别用了67页、16页的篇幅给孩子们罗列知识点。
而这套《给孩子的中国通史》却用了页详细讲述。
孩子们充分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关键人物起到的转折作用,当孩子弄明白“历史为什么是这个走向”时,他们理解起来更容易,知识点记忆也更深刻。
在讲述上,这套《给孩子的中国通史》,也足够鲜活。
比如“宋明理学”专题部分,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加插图讲述才不足三页。
咱们这套书,从宋明理学的发源、传承、核心学说、实践、对后世的影响,到学派之间的关系,阐述的非常清晰,单纯文字讲述就用了整整6页。
孩子们不但可以熟记考点,更是能弄懂哲学、文学、史学之间的联系,对培养辩证思考的能力,特别有帮助。
整套书,都是这样抓住历史事件的内在发展规律,剖析历史的前因后果。
孩子们既读得懂还愿意读下去,更能在全面详实的讲述中,构建以事件为纬的立体史学观。
03
文辞典雅,通俗耐读
注重细节,培养大格局观
这套书,在原本的文辞基础上,做了简洁化的处理,力求用最简洁又最艺术的语言,讲述最清晰的事件。
比如,盘古开天地,巢氏发明居住地,伏羲氏发明结网技术、发明牧畜方法等,都是从古代传说而来,书中把这些古书记载的故事,都用简洁的白话文讲述给孩子们听。
就像一个个小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历史学起来,也更容易。
书中还特别注重细节的描写,比如第十四章“文、景二帝之治绩”这节,讲到刘邦的儿子刘恒继位后,为人节俭,书中连“他日常穿的,不过是一种黑色的粗布袍”都写出来了。
一个皇帝如此节俭,把刘恒的个性品质一下就衬托立体了。
这种场景化的细节描述,让孩子们很快就能立体地感知历史,明辨大事大非。
书中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中,能让孩子早立志,立大志,培养大格局观。
04
注重互动,多维启发
培养孩子辩证思考能力
这套《给孩子的中国通史》,还特别注重互动。
每章节后面,都有6-20多个“研究问题”,这些问题,能帮助孩子对本节内容进行回顾和深度的思考。
拿第五十章“明朝的宦官权臣及党祸”这章为例,它的“研究问题”,都特别有启发性:
像“明太祖失算的两点,有无方法可以补救?”“世宗既自以为明察,何以被蒙蔽到如此?”
这些问题,不但需要孩子通读历史,记住有关内容,还要求孩子深入思考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种深入历史事件思考的训练,是培养孩子辩证思考力的最好办法,也能让孩子“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
本册大事件
每册最后,还有详尽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起讫年代,孩子们通读全书后,能系统回顾历史细节和大事件之间的联络。
整套书,注重从多维的角度和孩子互动,让历史学习“活”起来。
05
装帧简洁,排版清晰,适合收藏
整套书,装帧设计雅致,排版也很清新,字间距行间距都很适中,很适合孩子阅读。
纸质柔韧不反光,对视力也有保护作用,绿色印装,孩子们读起来很安全。
一套书共4本,原价是99元,团购价只要59元。这么优良的版本,无论是家庭收藏,还是拿去送人,都很合适,性价比很高。喜欢的父母,可以给孩子带回家了。
团购信息
适合年龄:8-15岁
开本:32开
尺寸:*mm
页码:页
重量:0.88kg
定价:99元/套
超值团购价:59元/套(包邮)
其他说明:
新疆、西藏需补运费20元。
港澳台不发货。
——《给孩子的中国通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