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病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女性,5岁,全身红斑、丘疹、糜烂、结痂9个月。

临床表现

病理可见真皮层内有呈肾形或咖啡豆样核的大细胞,呈弥漫性浸润,有亲表皮现象。高倍镜显示典型的肾形细胞核。

病理表现

高倍镜显示典型的肾形细胞核

免疫组织化学S及CD1a阳性。

CD1a阳性

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A.红皮病型银屑病

B.落叶型天疱疮

C.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D.毛发红糠疹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临床表现: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主要见于儿童,常见表现为红棕色、脂溢性皮炎样皮损,好发于头皮、躯干及间擦部位,伴瘙痒;也可以为生殖器部位结节及溃疡和黄瘤样皮损。此外,可有突眼、尿崩症及溶骨性损害,出现骨髓及内脏器官受累则提示预后较差。

组织病理学:真皮层内朗格汉斯细胞呈苔藓样或弥漫浸润,直径15~5μm,胞核大,有沟槽,呈肾形或咖啡豆样,胞质丰富,嗜酸性、呈泡沫样;朗格汉斯细胞具亲表皮现象,可见多核巨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常见红细胞外溢。免疫组织化学S蛋白阳性,CD1a阳性。

红皮病型银屑病

红皮病型银屑病多见于成年人,全身皮肤潮红、水肿,大量干燥脱屑。多为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不当所致。少数由银屑病自然发展而成。

55岁,银屑病10年,全身红肿、脱屑1个月

病理可见具有与寻常型银屑病相似的组织学改变。表皮层轻度增生,表皮脚下延,角化不全,颗粒层减少或消失,表皮层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迂曲,淋巴细胞浸润。

病理表现

中性粒细胞浸润(黑色箭头)

临床表现:红皮病型银屑病多见于成年人,全身皮肤潮红、水肿,大量干燥脱屑,既往有寻常型银屑病病史;LCH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红棕色、脂溢性皮炎样皮损,好发于头皮、躯干及间擦部位,可出现突眼、尿崩症及溶骨性损害等症状。

组织病理学:红皮病型银屑病表皮轻度增生,角化不全,表皮内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乳头部毛细血管扩张迂曲,炎症细胞浸润;LCH真皮内朗格汉斯细胞呈苔藓样或弥漫浸润,也可侵入表皮,浸润细胞多形性,免疫组织化学S及CD1a阳性。

落叶型天疱疮

落叶型天疱疮(pemphigusfoliaceus,PF)好发于中老年人,皮损可局限于头面部、躯干或泛发全身。水疱浅表极易破损,因而很难见到,常表现为大片叶状痂屑及大小不等的糜烂面。

男,48岁,病史年

临床表现

病理可见裂隙或水疱位于表皮颗粒层或角质层下方,疱顶常缺失,在疱底或疱内可见少量棘层松解细胞,毛囊上皮可见灶状的棘层松解。

落叶型天疱疮的组织病理

临床表现:PF好发于中老年人,皮损泛发,疱浅表,极易破溃,成为痂屑及糜烂面;LCH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红棕色、脂溢性皮炎样皮损,可伴有突眼、尿崩症等症状。

组织病理学:PF的特点是位于表皮颗粒层或角质层下方的大疱,疱内可见少量棘层松解细胞;LCH病变在真皮层,可见朗格汉斯细胞呈苔藓样或弥漫浸润。

毛发红糠疹

毛发红糠疹(pityriasisrubrapilaris,PRP)皮损可泛发全身,为境界清晰的红斑,其上有毛囊角化性丘疹及糠秕状鳞屑,发生在第一指节伸侧毛囊性丘疹及红斑间正常皮肤小岛为本病特点,常伴手掌、足跖角化过度。

女,8岁,全身起皮疹、脱屑、瘙痒个月

病理可见表皮角化过度,毛囊角栓,角质层有交替出现的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棘层不规则增厚。真皮浅层血管扩张,有稀疏炎症细胞浸润。

病理表现

角化不全(蓝色箭头)与角化亢进(黑色箭头)交替出现

病理表现

临床表现:PRP可以发于任何年龄,皮损以泛发红斑,其上有毛囊角化性丘疹、上附糠秕状鳞屑及红斑间正常皮肤小岛为特点,常伴掌跖角化;LCH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红棕色、脂溢性皮炎样皮损,好发于头皮、躯干及间擦部位,可伴有突眼、尿崩症等症状。

组织病理学:PRP主要病理改变在表皮层,以角质层有交替出现的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为特点;LCH主要病变在真皮层,可见朗格汉斯细胞呈苔藓样或弥漫浸润。

小结

本组病的均表现为头面部、躯干、四肢泛发红斑、鳞屑或油腻性痂,皮损相似,临床容易误诊。

临床表现方面LCH多见于儿童,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多有银屑病史;PF多见于成人,以松弛大疱、大片痂屑为特点;PRP则以泛发红斑,其上有毛囊角化性丘疹、上附糠秕状鳞屑及红斑间正常皮肤小岛为特点。

病理表现方面若真皮层内有呈肾形或咖啡豆样核的大细胞,呈苔藓样或弥漫性浸润,有亲表皮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浸润细胞S及CD1a阳性,应诊断为LCH;若角化不全,表皮层内中性粒细胞浸润,棘层增生,表皮脚下延,真皮乳头层血管迂曲扩张,应诊断为红皮病型银屑病;若表皮层内疱,位于颗粒层或角质层下方,疱内可见少量棘层松解细胞应诊断为PF;若表皮层角化过度,毛囊角栓,角质层有交替出现的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棘层不规则增厚,应诊断为PRP。

总之,根据患者的病史、皮损特点、症状,结合病理改变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人卫电子书

权威正版移动阅读

人卫电子书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zz/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