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玩朋友,玩珠子都喜欢玩老珠子。很多人抱着崇敬之心把老珠子请回家,本以为会有灵性,有助修为,转天发现,珠子是泡的或炸的,佛头是塑料的,穿的老蜜蜡孔道是琴弦磨得,郁闷不郁闷?
正是基于这种玩老的心理,很多人为谋取巨大利润收入,各种造假手段层出不穷。下面这些做旧手法,你吃过多少药了呢?
一、孔道做旧
很多珠友都是通过孔道的形状及磨损程度来辨别珠子是否为老珠。而且都要求上孔道图,那么随着玛瑙玉石日益繁荣做旧的手段也是日新月异。
自然的老珠子孔道与穿绳常年摩擦,会产生非常光滑而且孔口有自然倒角空也不再那么同心圆。这种形态怎样快速形成呢?用琴弦!这里单指吉他弦。从木吉他到电吉他共有5种型号30根不同直径的琴弦,而且弦外圈有镍钢缠丝。非常光滑坚韧而且还有非常规则细小的纹路。用吉他弦扩孔把琴弦穿入孔道开撸,最后古典吉他尼龙弦抛光。孔道就会非常光滑细腻。如果不是专业的资深鉴定人员即使用放大镜也很难鉴别。
二、老凤眼市场上老凤眼菩提子都是酥油处理过的。什么眼正之类的都是最近一两年出来的说法,三年前凤眼很便宜但是也没有眼正不正的说法,所以老凤眼一般眼都比较随意,眼正的一般都是近一两年的。凤眼外壳木质,里面是果肉,内外质地不同,果肉日久必腐烂或虫蛀或皱缩,所以老凤眼必脱芯,绳孔不规则。
无论怎样保养,木质也不能摆脱其本质,所以老凤眼稍轻浮水,新凤眼一般沉水。(少量酥油处理特别好的老凤眼可以沉水,属于特例)老凤眼一般难看一些,新凤眼和做旧的凤眼看起来漂亮些。藏区过去习惯用黑色的佛珠,所以来自藏区的老凤眼一般做成黑色的或者深褐色的,其他颜色比较少。
三、老星月做旧与鉴别
低温油泡。即便有开片,而且带牛毛纹,这就是欺骗性很高的手法,包浆死寂,且薄如蝉翼,无上色的奶油白,颜色均匀得如同一个妈生出来的双胞胎,最严重的是:裂,这就是油大了的最直观结果。
高温油炸。这是比较流行且包教包会的传统做旧工艺,高温油炸,路边摊、手推车随处可见,车痕依稀可见。
刷漆星月。这个手法就太拙劣了,但是最赚钱的是它。
以下对于老星月的特征主要是针对藏区的。
星月的开片。真正的老星月开片自然,会连接成像闪电或者星河云图一样的形状,非常漂亮,而且每一颗都不一样。老星月的包浆。包浆就是指时间长久之后包裹在菩提子表面的物质。(我能说是汗水加污垢的累积么)不论何种菩提,都会有。藏区的菩提在日常中会接触到酥油,有一股酥油味儿是正常的。但是真正的包浆并不是指油腻,而是指一层光滑的包裹膜,就算是擦去油腻依旧存在。真正的老菩提没有所谓的精选,在藏区菩提子就是用来计数,以前的藏民并不计较所谓的精选,所以一串菩提上面大小不一,形状和大小也由于磨损的关系都有些许不同。
真正的老星月,一串的颜色有深有浅,不会是一模一样的颜色!
四、金刚做旧及造假做旧,拿油熬,拿油炸,等等做旧工艺。上色,各类上色手法上色。
蒸煮。
上漆和其他化学试剂。使得金刚本身变得很好看。上油。包括橄榄油核桃油BB油等。五、紫檀做旧
擦皮鞋油。辨伪方法:表面黑亮,腊光过重,紫檀光栅般的闪光“鬼纹”被遮盖。有时可以看到底层的新鲜木材鲜红色的条纹。用强光灯照射黑色区域和紫红色区域边沿明显无过渡,用手指用力推擦,残留指纹非常明显。
上涂料。辨伪方法:表面乌黑,仿旧涂料的亚光颗粒明显,木纹几乎看不到。用木料在报纸上划动,无明显带色划痕,或者划痕颜色为黑色(正常情况下紫檀木应留下紫红色划痕)。此种作伪,其内部木材可能连紫檀木都不是。刷高锰酸钾。辨伪方法: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化学药品,具有强烈的氧化性。涂刷高锰酸钾溶液是常用的作旧方法。处理过的紫檀颜色发灰黑色,强光灯下可以看见兰紫色的印痕,用餐巾纸带水擦,可看见紫色的脱色。
刷食用碱。辨伪方法:食用碱为白色粉末,化学名称碳酸钠,呈弱碱性,能够与紫檀木内的单宁(木材的一种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变黑。处理过的紫檀强光灯下可以看见脱色发白的条纹和内部新鲜的红色相间。在报纸上的划痕先棕色后鲜红色。
刷火碱。辨伪方法:火碱白色块状,化学名称氢氧化钠,呈强碱性,具有腐蚀性。处理过的紫檀表面呈棕黑色,没有黑绸缎光彩,黑色均匀,颜色不随木材纹理变化。用潮湿的手触摸后,两手指之间感觉特别滑腻。用白纸加水擦发现脱色橙黄色。刷石灰水。辨伪方法:熟石灰,化学名称氢氧化钙,呈弱碱性。处理过的紫檀表面呈乌黑色,黑色均匀,颜色不随木材纹理变化,没有黑绸缎光彩,表面木纹被黑色覆盖。用白纸擦没有脱色。在报纸上的划痕乌黑。
总结:
做老做旧无非就是蒸、煮、炸、泡、熏、刷和化学试剂。大家要多了解其物理性质,比如外观、密度、气味等等。如果是盘玩爱好,不赞成请老佛珠。新籽自己盘看着它每天变化岂不更有乐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