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宝宝出生时或出生后六个月内会出现“红胎记”,有些家长戏称之为“天使之吻”,其实,这就是医学上的婴幼儿血管瘤。许多爸妈对此病不了解,造成担心。今天,听听我院皮肤科主任张均秀为家长朋友讲讲宝宝身上有“红胎记”怎么办?
婴幼儿血管瘤是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头、颈部皮肤,粘膜、肝脏、脑组织和肌肉等亦可发生,以枕部的鲜红斑痣最常见。2-8个月一般生长较为迅速。
△网络配图
■血管瘤的的几种类型
01鲜红斑痣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头颈部多见,常在出生时出现,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其中发生于枕部及额部或鼻梁部者可自行消退,而较大或广泛的病损常终身持续存在。
02毛细血管瘤又名草莓状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柔软、分叶状肿瘤,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出现,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并在数月内增大,生长迅速,甚至可达数厘米。大多在1岁以内长至最大限度,以后可自行退化,数年内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
03海绵状血管瘤损害一般较大,自行发生,在原有毛细血管瘤处发生或位于皮下,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太清楚,质软而有弹性,多呈淡紫或紫蓝色,挤压后可缩小,表面皮肤正常或与肿瘤粘连而萎缩。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粘膜。
海绵状血管瘤可伴有血小板减少和紫癜,主要发生于婴儿,偶见于成人,是一种严重类型,约1/4病例死于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恶变。
△网络配图
■长了血管瘤怎么办?
对于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有些部位的血管瘤不必治疗就可痊愈,只需父母的耐心加上医师密切观察。有些部位的婴幼儿血管瘤,如长在眼睛、咽喉、生殖器、肢体末端等特殊部位,则需特别留意。
一般来说,特殊部位血管瘤可采用口服心得安,临床效果较明显,无手术风险,但需要定期监测。如血管瘤位于四肢、躯干等部位,评估为低风险的血管瘤,一般可采用外敷噻吗洛尔、卡替洛尔,无痛苦,操作方便。如血管瘤为混合性血管瘤或海绵状血管瘤,可采用局部注射硬化剂或手术切除。血管瘤较小的还可采用冷冻治疗或点阵激光治疗。血管瘤治疗方法很多,需要专业的医生评估后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皮肤科介绍医院皮肤科是我市唯一专业治疗儿童皮肤病的科室,每年接诊患儿3万余人次,有北京专家做技术指导,对各类儿童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经验丰富,包括湿疹、特应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白癜风、银屑病、斑秃、传染性脓疱疮、间擦疹(红臀)、单纯疱疹、尿布皮炎、芒果皮炎等疾病。还开展了
①外敷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效率高,无痛苦;
②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雀斑、色素痣、扁平疣、肉芽肿性血管瘤、瘢痕等多种疾病;
③半导体激光照射在单纯疱疹,传染性脓疱疮、红臀、婴儿痤疮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病程短,疗效明显特点。
服务--
?皮肤科专家介绍张均秀,皮肤科主任,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皮肤性病专业,医学硕士。
主要擅长: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性儿童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尤其是婴儿血管瘤、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小儿湿疹的诊断及治疗,在遗传性皮肤病等顽固性皮肤病采用中西医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医院,并参与婴幼儿的血管瘤的科学研究,并参与编写多种皮肤科著作,发表数篇学术论文。 赵素彦,副主任医师,医院皮肤科进修学习,熟悉和掌握小儿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主要擅长: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摩擦性苔癣样疹、白色糠疹、玫瑰糠疹、银屑病、毛周角化病、血管瘤、寻常疣等疾病。皮肤科/供稿
往期精彩回顾五部门发文我省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病种增至21种!
医院“一卡通”就诊卡该咋用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挂号又添生力军!自助机挂号,真的不用排长队!
速来围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