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纯糠疹方
雄黄30克硫黄30克氧化锌30克凡士林克
先将凡士林烊化,冷却,再将药粉徐徐调入即成。外擦患处,每日2次。
治疗单纯糠疹
2.鹅掌风方
大枫子肉(研碎)、花椒各9克明矾12克皂荚15克(切)烟膏(研碎)、五加皮各9克土槿皮15克鲜凤仙花15朵
上药加加陈醋0.5~1公斤,将药与醋放在砂锅内先浸1夜,次日煮沸后将药汁倒人瓷面盆内待温,再将患手浸入。第1天浸入8小时左右,第2~4天浸2小时左右。每剂药用4天,症状较重者可连续每天使用1剂。
疏通气血,杀虫止痒。
适用于治疗鹅掌风、灰指甲。
自开始浸泡之日起,7天内不能用碱水洗手,如局部有裂口者,暂缓使用。
3.散寒利湿方
净麻黄9克,川桂枝9克,赤芍12克,炙甘草4.5克,制川乌9克(先煎),羌活9克,独活9克,威灵仙12克,土茯苓12克,杜红花9克,莬丝子12克。
皮痹
4.化毒消疣汤
大青叶、蒲公英、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牡蛎(先煎)、磁石(先煎)、鲜生地各30克,黄芩12克,制大黄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第3煎煎水外洗患部,每日1次。或用本方煎水,待温外洗患部,每日洗3次。
清热平肝。
扁平疣。
顾伯华《千家妙方·下》
5.芩连消毒饮
黄芩10克,黄连6克,生山栀10克,制川军9克,野菊花、半枝莲各10克,金银花12克,赤芍9克,连翘、紫花地丁各15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清热凉血,解毒护心。
颜面疔疮,手足疔疮,红丝疔。
颜面疔疮,每易动风,加草河车、僵蚕合野菊花有入肝经、熄肝风之效;脓成者,加苍耳子、桔梗、皂角刺透脓泄毒;便燥腑结改用生大黄、全瓜蒌通腑泄热;邪热伤阴,去芩连苦寒,加沙参、麦冬、芦根甘寒清热;神识昏糊,加神犀丹1粒冲服,紫雪散4.5克分3次吞服,或安宫牛黄丸2粒,分2次化服;热毒炽盛,加广犀角15克,鲜生地60克凉血解毒;咳吐痰血,加象贝母、天花粉、藕节炭、鲜茅根;高热痉厥,加羚羊角粉、钩藤、龙齿。疔疮外治可用外科蟾酥丸磨散醋调,围裹于疔疮头四周,箍围聚毒,疔头上置放药制苍耳子虫并用千锤膏覆盖,疮头溃后外用二宝丹药线引毒外泄。
顾伯华《中国中医药报》
6.凉血清肺饮
生地15g玄参12g川石斛12g生石膏30g寒水石12g白花蛇舌草30g桑白皮12g黄芩9g生山楂15g虎杖15g生甘草3g
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帖,分2次服。2周为一个疗程,根据症情可以连续用三四个疗程。
脂溢性皮炎,痤疮,酒齄鼻。
病者皮疹糜烂及伴油腻性脱屑者,加茵陈15g,生米仁15g;鼻翼潮红者,加制大黄9g苦参片15g;皮损呈结节囊肿,加益母草15g
莪术12g以活血化瘀;大便干结者加全瓜蒌12g枳壳9g。
在服用此方治疗的同时,在饮食上忌食辛辣,少食油腻和甜食,多食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局部经常用温水硫黄肥皂洗涤,也是防治的重要环节
7.肠痈方
生大黄9g(后下)制川厚朴6g红藤30g蒲公英30g败酱草30g生米仁15g丹皮9g黄柏9g蛇舌草30g生甘草3g
卡他性阑尾炎,早期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大便不解或通而不畅者,加玄明粉9g(冲)。热毒炽盛者,加银花15g紫花地丁30g。热毒伤阴者,加鲜生地60g玄参15g。阑尾包块形成者,加桃仁9g赤芍15g。湿热重者,加黄连6g黄芩9g。腹痛甚者,加川楝子9g广木香9g。呕吐频作者,加姜竹茹9g黄连4.5g姜半夏9g。盆腔脓肿,下利无度者,加熟附块9g炮姜6g焦白术9g生大黄改制大黄9g。
8.胆宁排石汤
生大黄15克,虎杖30克,金钱草30克,陈皮6克,青皮6克,郁金9克,茵陈12克,木香6克,枳壳9克,延胡索15克
胆石症
9.粉刺性乳痈方
黄芩12克,山栀12克,蒲公英15克,赤芍9克,当归12克,丹参12克,蛇舌草15克,皂角刺9克,生黄芪12克
疏肝清热、活血消肿
粉刺性乳痈
10.清热解毒汤
[处方]生地10克、黄芩10克、生山栀10克、连翅10克、竹叶10克、一枝黄花15克、银花6克、车前子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清热凉血利湿。
皮肤念珠菌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