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作为身宽体胖的你,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你有点儿胖,而别人却拥有完美的S型曲线呢?
下面我将带领大家正确的认识肥胖,认识自己,让你梦想成真!
一、关于超重和肥胖的判断:
在这里我再简单的描述一下肥胖判定标准:
根据体质指数(BMI)指数进行评估: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EX:70kg÷(1.75×1.75)=22.86
成人的BMI数值:
过轻:低于18.5
正常:18.5-23.9
过重:24-27.9
肥胖:28---
专家指出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根据腰部肥胖标准评估:
男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
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
二、肥胖类型简介
单纯性肥胖
a型:进食过量型
描述: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能吃下绝不剩下,零食从不离手,一个现实版的“懒羊羊”。
b型:非科学进食型
描述:几乎不吃早餐,暴饮暴食,一顿不吃两顿不剩,饥一顿饱一顿。
c型:情绪致胖型
描述:一不开心就胃口大开,吃是缓解不良情绪的唯一方式。
d型:缺乏运动型肥胖
描述:能开车绝不走路,能乘电梯就绝不爬楼梯,宁可躺着也不愿坐着。总结一个字“懒到令人跪地膜拜,一动就要死掉那种”。
建议:规律合理均衡膳食,学会计算食物所含的卡路里,适当增加运动量(每日30-60min),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病理性肥胖
关于病理性肥胖,有人认为肥胖本身就是病理性的,我们认为并不完全一定。病理性肥胖包括的范围较广,但主要是指因某种疾病引起的肥胖。
常见引起病理性肥胖的因素:柯兴综合症、胰源性、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药源性(0药物副作用)
建议:首先,规范治疗身体,力争早日康复。再适当的结合饮食和运动减肥(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
肌肉型肥胖
肌肉发达并且脂肪丰富的人,遗传和运动员经历都会形成这种体质。这类人身体不管怎么加强运动,体重都居高不下,原因可能是体内的胰岛素偏高以至影响脂肪的消耗。
建议:去健身房通过检测仪器测试一下是否为肌肉型肥胖。延长运动时间的同时,改变饮食结构,控制能量的摄入。
生理遗传型肥胖
家庭中有肥胖史,遗传性肥胖。肥胖具有遗传性,这一点已得到专家公认。对于这种类型的肥胖,减肥更需要耐心和恒心。运动加节食,齐头并进,就一定会成功!
了解自己身体,才能更有效的去控制体重。第一种最为简单,后三种较为困难,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控制体重。
温馨提示:减肥需要循序渐进,控制饮食加运动,以免后期发生反弹!
重点
重点
重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