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治疗白血病的药物都是很贵的,而且需要长期服药,即使是特效药“格列卫”也只是能够控制病情,不能够根治。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年,我国的一位医学专家就用当时10元钱一瓶的药治好了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白血病,更神奇的是这种药原来是用来治疗皮肤病的!
白血病的凶险就不用多说了,这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名列肿瘤排行榜第六位,由于很多儿童和青少年也容易得病,所以大家对其深恶痛绝。只有骨髓移植才可以根治白血病,这是人们的常识,而骨髓移植需要大量的资金,寻找合适的配型很困难,移植以后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这些因素也让根治白血病变得困难重重。但是有一种名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白血病,却被我国医学专家治愈。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白血病中比较凶险的一种,它发病急,若不治疗病人常于半年内死亡,尤其在甲细胞毒细胞药物化疗时,约有10%~20%患者死于出血。我国王振义院士利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氧化砷治疗APL,把患者五年生存率提高到90%以上,而90%五年生存率的患者可以认定为治愈。
全反式维甲酸是一种神奇的药物,在药品的说明书中,它的适应症是:“适用于寻常性痤疮、扁平苔癣(包括口腔扁平苔癣)、白斑、毛发红糠疹和面部单纯糠疹等。本品还可作牛皮癣(银屑病)的辅助治疗药物,亦可用于治疗多发性寻常疣以及角化异常类的各种皮肤病如鱼鳞病、毛囊角化症等。”看上去和白血病八竿子打不着。但是王振义院士利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顺利分化成正常细胞,从原理上为治愈APL指明了方向,再加上联合氧化砷的诱导凋亡作用,使得治疗APL达到基本“治愈”标准。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可以治愈白血病,在事实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神奇。关键是这种药没有其他抗肿瘤药那么高昂的售价,现在一盒才不到元,“印度格列卫”也只能自叹不如。而发明这一疗法的王振义院士先后被评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年获得国际肿瘤学界的诺贝尔奖——凯特林奖,年荣获中国国家科技最高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很多专业人士都认为王振义院士是诺贝尔奖的有力争夺者。
真正潜心科研,为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谋福利的人都是安于清贫的,就像王振义院士家中客厅挂的题为《清贫的牡丹》的油画一样,而为了追逐利润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人,不仅会受到法律严惩,也会遗臭万年!王振义院士已经94岁,依然在治疗白血病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我们也把祝福送给他,希望他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福祉!
关爱健康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