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界书生

站在专业立场

讲述通俗中医

这是我们的第期原创文章

生活中有很多人自黑为胖子,或自诩是微胖界来的,这些人中不乏可!恶!的!真瘦子伪胖子,所以今天书生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检测真伪肥胖的小方法。

肥胖症的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肥胖症的定义:由于遗传和(或)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使机体生化及生理功能改变,导致机体脂肪组织过多以及(或)脂肪组织与其他组织比例过高。按病因可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药源性肥胖等。

其次,我们得区别肥胖症与体质量过重,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质量过重有两种情况:一是肌肉发达,体脂量不多,如运动员或体育运动爱好者;二是体脂过多,即肥胖。肥胖症患者一般特点为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体脂占体质量的百分比异常高,并在某些部位过多沉积脂肪,如脂肪主要分布在内脏和上腹部皮下者称为“腹型”或“中心型”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下腹部、臀部和股部皮下者称为“外周性”肥胖。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肥胖的判定方法:

1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

BMI=体重(kg)/身高2(m2)

WHO提出以BMI作为肥胖症的判断标准之一,BMI亦称Quetelet指数,它是通过对北高加索人测量得出的。WHO建议的BMI正常范围是:18.5~24.9。BMI≥25为超重,≥30为肥胖。一般来说,超过标准体重20%,大多为脂肪组织增多。BMI≥25,则心血管病以及有关慢性病的发病危险将升高;但低于18.5,则总死亡率、癌症病死率和心血管以外的其它疾病病死率增加,说明体重过低同样不利于健康。国内的研究证实WHO建议的BMI正常范围的低限,即18.5对于中国人也是适宜的,但超重的界限值是否限定在25,目前尚存在争议,90年代中国肥胖汇总分析报告对中国人超重和肥胖定义进行了修订,咱们中国人参考标准为: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2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身高(cm)-]*0.9,身高(cm)-(男)或者身高(cm)--2.5(女)

该公式是针对单纯性肥胖提出的诊断标准。

低于标准体重10%为体重过低;

标准体重±(5-10%)为正常范围;

≥标准体重11-19%为轻度肥胖;

≥标准体重20-29%为中度肥胖;

≥标准体重30%为重度肥胖。

3腰臀比(WHR)

WHR=腰围(WC)/臀围(HC)

推荐测量方法为:腰围是让被测者双脚分开25-30cm,体重均匀分配,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将测量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cm。臀围是让被测者两腿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皮尺水平放在前面的耻骨联合和背后臀大肌最凸处。

咱们中国人参考标准:

正常成年男性腰围小于85cm,成年女性小于80cm。

成年男性WHR≥0.9为肥胖,成年女性≥0.85为肥胖。

4体质百分率(F%)

F%=(4./D-4.)*%,体密度D=1.-0.X(成年男性),1.-0.X(成年女性),X为右肩胛角下皮皱厚度(mm)。

中国人参考标准为成年男性25%为肥胖,成年女性30%为肥胖。

5体脂量(BF)

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双能X线片吸收法、生物电阻抗法、超声、皮褶厚度法、水下称重系统法,报道最多的参考标准成年男性≥25%为肥胖,成年女性≥30%为肥胖。

6内脏脂肪面积(VFA,cm2)

VFA是腹型肥胖诊断的金标准,常用检测方法为腹部CT和MRI,可同时测量皮下脂肪面积(SFA,cm2),咱们中国人参考标准为VFA≥80cm2为肥胖。

总结

BMI、F%、WHR这三种指标在诊断肥胖中的一致性均不十分理想,如单用一种或两种方法可能会造成肥胖的漏诊或误诊。还有些特殊人群,BMI虽处于正常,但肌肉较少而脂肪含量相对较多,也属于肥胖,这部分人在体检及疾病诊断时有可能会被忽视。因此在临床上应综合应用BMI、WHR、F%诊断肥胖,排除肌肉含量超标、体脂量不多的体质量过重者,早期发现体质量正常而体脂量超标的个体,并根据其各肥胖诊断指标情况,确定患者肥胖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专家李卓胥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zl/1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