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发表了不少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文章,更有不少文章表示因为疱疹性咽峡炎易传染,不要再亲吻宝宝了。很多家长看了有担心亲吻宝宝导致宝宝患病,也有担心不能再亲宝宝了,以后怎么跟宝宝表达亲昵呢?
针对疱疹性咽峡炎的问题,我特意查看了我的好朋友权威儿科专家——虾米妈妈所写的专业文章。今天发表的《疱疹性咽峡炎》详细说明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形成与预防措施,相信她的文章能够给与大家专业的指导。
导读最近儿子的幼儿园里陆续也出现了发热、咽红、咽痛、上腭粘膜水疱为主要症状的一些小朋友,家长们纷纷担心是手足口病,实际上这是另外一种婴幼儿期的常见疾病——疱疹性咽峡炎。
现在我就家长们常见的担心和困惑解释如下:疱疹性咽峡炎类似手足口病,也是由多种(型)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引起的,以发热、咽红、咽痛、上腭粘膜水疱为主要症状的婴幼儿期的常见传染性疾病。在夏、秋季节流行,冬季也会有发生。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有1~2天(不超过3天)的潜伏期。这期间,患者不会有任何症状,但是体内病毒大量复制。
前驱期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只是发热,可有咽红、食欲不好等症状,无法与普通感冒等相鉴别。
症状明显期在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后的当天或第二天,上腭粘膜即会出现小水疱,2~3天内变成直径2~3mm,继而破溃,形成白色或黄色的溃疡。发热是主要的伴随症状,但通常体温不高,几乎在水疱破溃的同时,体温开始逐渐恢复到正常。水疱破溃成小溃疡后有疼痛感,会影响到患儿的进食,婴幼儿会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大约会持续2~3天。
与疱疹性口腔炎的区别: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多发于冬季,由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会累及齿龈、颊粘膜和唇周皮肤。
上述两者的感染性较疱疹性咽峡炎要强一些,症状也较疱疹性咽峡炎稍重。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情较轻,却也会有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也可能发生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所以,如果持续高热、溃疡不愈等要考虑就医,一旦出现呕吐、头痛、精神萎靡等症状,要尽快就医。
护理方式1治疗护理与其他病毒感染一样是自限性疾病,并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合并症的患儿可以在家治疗护理。
2一般护理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对症护理针对发烧的护理:使用物理和药物降温的方法,注意补水。针对口腔的护理: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针对口腔内水疱破溃后的小溃疡,可适当使用保护创面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
4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上应给予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在口腔内的水疱破溃成小溃疡期间,尽量多给予一些温凉的流质饮食,避免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发生。疾病期间的饮食中可以多配合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新鲜蔬果,病愈后可再及时补充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预防措施最后再谈一谈大家最河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有什么办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