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口腔表现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简单又深刻有温度的口腔科普

艾滋病(AIDS)正作为一种「谈艾色变」的严重传染病,引起

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对于艾滋病至今尚无理想的「治

疗方法」。

从「感染HIV艾滋病毒」到艾滋病发病,大概7年的时间是没有

任何症状的,因此,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

。但是,艾滋病在发病前1-4年内,大多数感染患者「口腔」会

出现一些症状,这是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重要指征。

一、口腔念珠菌

口腔念珠菌病在HIV感染人群中具有相当高的患病率,在HIV感

染的不同阶段均有发生,最高可达96%。口腔念珠菌发生于上

腭及舌背,在红色区域上有时可见白色斑点或斑块。或者发生

在口腔的任何部位,表现为白色或黄色斑点或斑块,斑块可以

擦去,留下红色区域并伴有出血。

以下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请谨慎浏览。

①红斑型:为红色病变区,无可能除去的白色斑点或斑块。

②增生型:口腔上颚,为坚固而致密的白色斑块或针头大小的

小结节,附着于红色病变区。

③口角唇炎型:在口角出现鲜红色的裂沟。

④伪膜型:为白色或黄色可除去的斑点或斑块。

二、牙周病

表现为牙根溃疡、牙根发炎、牙根坏死甚至牙齿松动,可有明

显的疼痛和恶臭等症状。据报道,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

,19%-29%有牙周炎。(早期)牙周炎软组织损害呈火山口样。

三、毛状白斑

发生于舌两侧边缘,表面有皱折,呈毛状外观,为白色不能除

去的病变,病变亦可延伸到舌腹部及舌背部,不能擦除。毛状

白斑在HIV感染及艾滋病患者中,是发生率仅次于念珠菌病的常

见的口腔表征。

以下是对毛状白斑的具体描述:

颜色特征:白色

形状特征:波纹状或褶皱状

外观特征:看起来像是从褶皱里长出来的毛毛

可去除性:无法去除

影响:会引起不适和味觉的变化

四、卡波济肉瘤

主要发生于软、硬腭粘膜。在一般人群中很罕见,在HIV感染者

和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中,卡波济肉瘤的患病率仅次于念珠

菌病和毛状白斑,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五、非霍奇金淋巴瘤:多位于牙龈或腭粘膜。

六、其他口腔症状:分别为:单纯疱疹性口炎、寻常疣、重创口疣。

预防艾滋病请从自身做起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作为医护人员也

因做好防护!从根源上杜绝感染!

王牙医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zl/2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