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
淡豆豉薄荷甘草桔梗芦根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也。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金银花30连翘30竹叶12荆芥12牛蒡子15
淡豆豉10薄荷18甘草10桔梗18芦根10
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1)荨麻疹
患者风团鲜红灼热,瘙痒明显,自觉发热,微恶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可投本方治疗。
(2)银屑病
点滴状银屑病,患者伴有自觉发热,微恶寒,头痛口渴。咽喉肿痛,舌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可投本方治疗。
(3)激素依赖性皮炎
患者面部红斑灼热瘙痒,口渴,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可投入本方酌加生地-g治疗。
(4)水痘,风疹,麻疹,单纯性疱疹,手足口病
患者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可投本方合小柴胡汤治疗。
(5)粉刺
患者面部以炎性红色丘疹疱疹为主,伴有口渴,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可投本方治疗。
(6)玫瑰糠疹
患者皮疹鲜红,自觉瘙痒,微恶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可投本方酌加紫草,生地,白鲜皮治疗。
(1)方中药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过煮则味厚入中焦也”。
(2)风寒感冒者不宜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
(3)脾胃虚寒,证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解析:方中以金银花,连翘为主,即可辛凉解表,又可清热解毒;配伍薄荷,牛蒡子,增强散表之力,同时还能清头目,利咽喉;竹叶清心除烦,合芦根且能清热生津;桔梗,甘草宣畅肺气,利咽解毒,,除上述药物外,方中还配伍了辛温的荆芥,淡豆豉,。在辛温解表的方剂中为什么要加入辛温的呢,辛凉解表和辛温解表虽然都能解表,但作用部位存在差异,辛凉解表药的作用部位以肺部为主,发汗力不强,开揍里散邪的作用较弱。而辛温解表药主入卫分而散邪,发散肌表邪气的作用较强。因本方证中卫分证的表现明显,可见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不畅等症状,故此需要对郁于肌表的邪气进行驱除,而辛凉解表发散较弱,故此配伍辛温解不峻的荆芥和淡豆豉,开泄揍里,疏散邪气,这种配伍法被称为“去性存用”之法。
通观全方,本方的用药涉及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请利咽喉,宣畅肺气等几个方面。其中辛凉配伍辛温的解表之法的运用,是本方突出的特点,也是辛凉解表法的重要配伍思路之一。对于外感风热表证偏于卫分证的治疗中,本方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药物功效组方原则金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芳香避秽君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利咽臣介穗、豆豉解表散邪,防止凉遏太过(制性取用)臣芦根、竹叶清热生津佐桔梗宜肺止咳,清利咽喉佐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佐使银翘散主上焦疴,
竹叶荆蒡鼓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
清疏风热煮无过。
目前000+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