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通常易罹患多种皮肤疾病,尤其是各种感染性皮肤疾病更为多见。浅部和侵袭性念珠菌病、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和隐球菌病是全球范围HIV患者中最常见的真菌感染本文将围绕HIV感染相关的皮肤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介绍。
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是HIV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后最常见的机会性真菌感染,常为HIV感染后的最早期表现,多为白念珠菌感染。临床表现较为多样,90%的HIV患者可出现口咽部念珠菌病,主要表现为假膜样、萎缩样、口角炎及慢性增生性口腔念珠菌病。其他皮肤黏膜感染亦包括念珠菌性指间糜烂、慢性念珠菌性甲沟炎、甲萎缩及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等。
图1念珠菌
皮肤癣菌病
HIV患者的皮肤癣菌病通常皮损更泛发,而且呈非典型性的临床表现,以体股癣、手足癣及甲癣更为多见。早期可呈类似叠瓦癣的多环状的红斑,边缘清晰,较多丘疹鳞屑。后期可出现大片色素沉着性斑片,迁延难治。HIV患者的慢性迁延性皮肤癣菌感染,有时可继发皮肤癣菌肉芽肿。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皮损,红斑鳞屑、环状浸润性斑块、结节脓肿、脓疱等非特异性损害。
图2体股藓
马拉色菌相关疾病
花斑糠疹多见于HIV感染早期,CD4+细胞>个/μl时,表现为边缘清晰的细碎鳞屑性斑疹斑片,通常互相融合,皮损泛发。HIV患者常合并严重且泛发的脂溢性皮炎,这些患者皮损和正常皮肤局部最常分离到糠秕马拉色菌和限制性马拉色菌,而单纯脂溢性皮炎患者球形马拉色菌更为多见。
图3马拉色菌
孢子丝菌病
HIV合并孢子丝菌病目前主要见于巴西和美国。其临床类型以系统播散型和皮肤播散型为主,CD4+细胞计数越低越容易出现播散性感染,通常为外伤后种植感染。
图4结节外周肉芽肿组织细胞浸润
参考文献:
[1]吕雪莲.HIV感染相关的皮肤真菌感染[J].皮肤病与性病,,42(01):26-27.
图片来源:
网络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