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易漏诊这3个部位检查一定要注意

白癜风有治好的吗 http://m.39.net/pf/bdfyy/
为了避免漏诊,作为临床医师,我们需要对可疑梅毒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手掌、足底和口腔。

梅毒是皮肤科医生最头痛的疾病之一,由于临床表现多样,易模拟众多其他皮肤病,在业界称为“万能模仿者”,诊断难度较大。来自澳大利亚的Hughes医生等人同样遇到类似的棘手病例,一起来看他们发布在BMJCaseRep的临床案例。

病例介绍

男,30岁,因阴囊非瘙痒性皮疹2周就诊。患者既往健康状况良好,无特殊病史,未常规服用药物。否认其他相关的泌尿生殖、皮肤或全身症状。

体格检查发现阴囊有多个直径约1mm的灰色丘疹(无图),对称分布。进一步仔细检查发现躯干、背部、手掌和足底有规则的圆形棕色丘疹(图1)。口腔检查见软腭和硬腭灰色病变(图2)。未发现相关淋巴结肿大或其他病变。

图1.手掌和足底皮损,皮损非常轻微(来自参考文献)

图2.口腔灰色病变(来自参考文献)

看到这里,你会考虑什么病?接下来会如何做?

这里补充病史:患者有静脉注射毒品史和入狱史。5月前,患者曾与一名男性发生过一次无保护肛交性行为。过去的12个月里,患者曾有过4名男性性伴侣。

综合病史和体格检查,考虑为二期梅毒。

随后,接诊医生在患者口腔和生殖器病变处取样,进行了梅毒螺旋体DNA核酸扩增试验(NAAT)。此外还对艾滋病毒和梅毒等性传播感染进行了血清学筛查。

NAAT和血清学检测均提示二期梅毒。

治疗上,给予肌注苄星青霉素(1.8g),并建议患者1周内不要进行性生活。1周后随访,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同时告知过去6个月的性伴侣相关信息。

病例学习

梅毒是皮肤科最知名的“万能模仿者”之一,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一期梅毒常可致无痛性硬下疳,常在数周内痊愈,患者可毫无察觉。梅毒螺旋体在初次感染后6个月以内若出现血行播散,则可导致二期梅毒,从而促使患者就医。

皮疹是二期梅毒最具特征性的表现,几乎所有二期梅毒病例均有皮疹,一般不瘙痒。不过,皮疹的具体类型多样,可能无特异性,诊断难度大。在HIV感染者中,二期梅毒可出现更严重的溃疡形式,称为“恶性梅毒”。

在40%-70%的病例中,红色斑疹(梅毒玫瑰疹)或斑丘疹通常对称地出现于躯干和四肢。皮损可非常细微,容易和玫瑰糠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药疹等皮肤表现混淆。有研究显示,有超过20%的患者未能察觉到自身皮损。

丘疹鳞屑性皮疹表面有一个鳞屑性白环,称为领圈状改变(Biettscollarette)(图3),这是梅毒的特征之一。不过领圈状改变不是疾病特异性改变,其他疾病亦可有类似表现。

图3.典型领圈状改变(来自参考文献)

二期梅毒皮疹的一个相对显著的特征是累及手掌和足底(图4-6)。在近75%的病例中,手掌和足底有铜红色圆形丘疹或斑疹,界限清楚,有时有环状鳞屑(也可能表面平滑),典型者可横跨掌纹。此外,也可能见到结节状皮损。足底皮损有时误诊为胼胝(梅毒性胼胝),亦可延伸至足部外侧和后部。

图4.掌跖多发粉色丘疹,部分伴领圈状脱屑(引自参考资料)

图5.足底融合性棕色丘疹和斑块,伴轻微鳞屑(引自参考资料)

图6.足底融合性红棕色鳞屑性斑块,类似跖部角皮病(引自参考资料)

口腔的黏膜斑(图7)是二期梅毒的另一个标志性特征,但很细微,除非特别检查,可能会被忽略。需要注意的是,梅毒的黏膜斑和扁平湿疣传染性极高,采集标本时应戴好手套,事后清洁检查床。

图7.舌部黏膜斑(引自参考资料)

皮肤黏膜表现和前驱症状持续3-12周并自行消失。如果未进行治疗,二期梅毒可导致三期梅毒。

本例给我们的警示是,为了避免漏诊,作为临床医师,我们需要对可疑梅毒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手掌、足底和口腔。

参考文献:

[1]HughesY.Donotmisssecondarysyphilis:examinethepalmsandsoles.BMJCaseRep.,13(11):e.

[2]TognettiL,SbanoP,FimianiM,etal.DermoscopyofBiettssignanddifferentialdiagnosiswithannularmaculo-papularrasheswithscaling.IndianJDermatolVenereolLeprol.,83:-

[3]SewonKang,MasayukiAmagai,AnnaL,etal.FitzpatricksDermatology,9thedition.

[4]DavidOConnell,SamanthaR.Pop,BelindaTan,etal.Secondarysyphilis.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chunkangzhen.com/kzzz/6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