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泛红、丘疹、瘙痒,不一定是激素的原因。也可能是溢脂性皮炎。这是是一个很让人头痛的事情,今天就来讲点跟溢脂性皮炎有关的话题,文章很长,认真看完有惊喜。O(∩_∩)O!
文/
脸大力记得那是某年的初夏——在我还是豆蔻年华的时候,和小伙伴们约好一起去海边,当时都是单身光棍+直男——谁也不会用防晒霜,即使想用也怕遭到小伙伴鄙视的眼神,而且十几年前的时候防晒霜也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
说到这里,也许你已经想到了结果,没错,在连续三四次下水之后,我被晒脱皮了,就是那种随手一撕就跟撕水煮蛋的二层皮一样,就能把表皮撕下来一层。在回家的路上,我就这么一路撕皮玩。
从此以后我就结识了个新朋友——脂溢性皮炎,在被晒脱皮的脸部和背部尤其严重。
其实按道理来说,阳光不会诱发脂溢性皮炎,反而UVB还对脂溢性皮炎的重要病因之一的马拉色菌有抑制作用,但是自从晒脱皮一次之后,不知道是不是皮肤屏障严重受损的原因,反正脱皮部位的皮炎症状更严重是很明显的,所以里面的具体原理,我一直也不清楚。
作为一个资深的脂溢性皮炎患者,与它战斗了有十几年之久,可谓是一个熟到不能再熟的朋友。早期的时候忙于学业,也并没有拿它当一回事,看医生,用护肤品也是走了很多弯路。
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借鉴,避免入坑。
第一部分:什么是脂溢性皮炎?
这里并不想像上次写痘一样,写很多原理去解释成因了。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人爱看而且,我查了很多资料,得到的结果是——至今为止,它的成因仍不明确。
但是,也还是有一些踪迹可循:
1.在多种致病因素中,研究最多,最确定的是——它和马拉色菌关系非常密切。
2.它和皮脂的构成也有关系,其中主要是马拉色菌会分解甘油三酯为游离脂肪酸,这一点上和痤疮杆菌分解甘油三酯是很类似的。
3.艾滋病,抑郁症,营养不良等会让身体免疫力降低的病也会加重脂溢性皮炎
4.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有的没的原因,比如饮酒,胃肠道功能障碍,月经周期。这些影响都不太大,也不直接,列出来仅仅为了给你提供一些思路。
总结:以上因素中,1和2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中1也是2的成因。所以影响最大的依然是马拉色菌。
说完了理论,来说点最实际的,脂溢性皮炎的症状。
最轻度的脂溢性皮炎,就是一片一片的泛红,比如下图中的样子。
我现在就是这种状态。
看到这里,你一定要注意——这并不能确诊是脂溢性皮炎。有这样轻度炎症的皮肤病很多,这种状态,即使是专业皮科医生,也很容易误诊,所以不要自己下定论,去找专业的皮科医生面诊才是对的。
再严重一点的时候,就是毛囊周围起红色丘疹,在脸上,前胸后背,头皮都很常见。更严重一点的时候,会伴随有油腻性的鳞屑和结痂(参考下图1左下角位置,这种症状的重口图很多,好不容易找了这么个小清新的)。
有的鳞屑呈结痂状,有的仅仅是皮屑。这种皮屑和皮肤干燥产生的皮屑不同,干皮不要看着症状往上靠,脂溢性皮炎患者全都是油皮。
相同的地方是,不管是那种情况,它们的周围都弥漫着炎症性的红斑。
下图中所列的这几种状况都算是比较典型的症状了。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症状,比如头屑很多,如果去抠发痒的地方,还能抠下来像雪花一样连成片的头屑,没准上面还会有一点干掉的血块。这种症状我现在已经没有了,网上也没有找到图片,麻烦你自行脑补吧。
对了,脂溢性皮炎一般还经常伴随唇部易干裂,甚至唇炎。
如果你是以上这几种情况,你就应该去找医生看看了。
总结:虽然你知道这些症状是脂溢性皮炎了,但是劝你真的不要太自信,很多皮肤疾病的外在表现是非常类似的,容易与脂溢性皮炎混淆的有头部银屑病,玫瑰糠疹,湿疹等等。有一些炎性丘疹还会有可能让你误以为是痤疮痘。别看症状非常类似,但是他们的病因都不同,治疗方案不同。所以,千万不要自己比猫画虎去乱用药。
一定要去看专业医生,就我的个人经验,皮肤科误诊的几率算是高的。即使你去看医生,能碰上一个靠谱的医生也算是值得高兴的事了。
第二部分:我的个人用药总结
最早的几年,我并没有拿它当一回事,所以也并没有去看医生,一直持续了几年,它倒也是没有加重,只是在上高中的时候,住校期间学校洗澡不方便,一长时间不洗澡,它就会明显严重,回到家里洗澡多了以后明显会变好。
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一线用药是:益康唑(派瑞松),酮康唑(采乐),咪康唑,VB2,VB6,罗红霉素,二硫化硒洗剂。
每个医生用药习惯不同,也许会给你开不同的药物,但是对脂溢性皮炎来说,这些是最常用的药。对马拉色菌的抗菌作用排序的话:
酮康唑茶树油益康唑咪康唑。
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也许这种药对别人有用,对你就没用,这都很正常。
采乐,最常用的酮康唑洗剂。
有两种,蓝色的是1%,红色的是2%的酮康唑。属于广谱抗真菌药物,对马拉色菌的杀灭作用强,起效迅速。采乐是只有酮康唑的。
另外一种常用的酮康唑产品就是娜姐代言的康王。
这一款里面是有1.5%的酮康唑+丙酸氯倍他索0.%。其中丙酸氯倍他索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区别就是:采乐只是杀菌,康王兼具杀菌和抗炎的效果。但这并不代表康王就比采乐好。由于康王里面加了糖皮质激素,所以对抗瘙痒方面会更有效,但也是因为它的原因,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的话,会影响人体内正常的激素水平,导致皮肤自身抵抗力减弱。可能是由于耐药性的原因,两者都会在刚用的时候觉得很棒,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觉得不那么管用了。
选择建议:就是瘙痒到受不了,就用康王。一旦缓解到可以忍受就要停一停。然后换采乐,隔一周到两周左右用一次,用以预防(但也不是最佳选择)。两个虽然都是洗剂,但是脸部不适厉害的时候也可以用来洗脸。
与康王比较类似的一款药是派瑞松。
它里面也是由杀菌用的益康唑+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复配。区别就是益康唑对马拉色菌的杀灭能力较酮康唑弱一些。这款是药膏,那款是洗剂。
另外的一款软膏是咪康唑软膏。出名的就是达克宁。
虽然也有效,但对马拉色菌的抑制力较前几个弱。要我选的话,是不会选它的。
重点来了,我最常用的其实是这个二硫化硒洗剂。
比起单纯的杀菌来说,二硫化硒对脂溢性皮炎的作用要更全面:
它不光能杀菌,还能抑制表皮过度生长,减少皮屑,能减低皮脂中的脂肪酸含量。它的短期效果没有以上的采乐和康王强劲。但是非常适合用来预防。如果你的脂溢性皮炎已经控制住了大局面,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很可能离不开它了。就我来说现在的使用频率基本上是10天到半个月一次。洗头,洗脸,洗后背都用。不管你是严重的还是不严重的,都建议你必备一瓶。
口服药物:
我的口服药物经验非常简单:
1.长期服用VB2,VB6,害怕长期不间断服用有风险,所以我会连续服用两个月左右的时候停多半个月或者减量。
2.症状厉害的时候,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和胶囊都可以,罗红霉素属于抗生素,同样不适合长期使用,症状缓解就要停。
3.另外医生可能会给你开维胺酯胶囊,口服维A酸之类的控制油脂分泌的药物。这种药物的副作用较大,对脂溢性皮炎改善不大,除非真的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否则即使医生开了,我也不会用它。我从没有到过那种严重的程度,所以一直也没有吃过这类药物。但是如果你已经很严重了,你的医生也觉得你有必要,你就一定要听医生的。要是你不太信任这个医生,而且你感觉也还没有太严重,那还是暂缓吃这一类的药为妙。
第二部分总结:
以上用药仅为个人经验,我不是医生,仅仅算是资深病友而已。所以,请谨慎参考,切勿跟风。以上只是个人用过的一些药,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常用药,我没有用过,就没有说到,但是医生可能会开给你。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经验其实主要的作用是让你对这个病和平常的用药有一些基础了解,在去看病的时候能够躲开一些庸医,就我看病的经验来说,碰上一个特别靠谱的医生的几率还是挺低的.......要么就是误诊,要么就是确诊以后开上一套自己的“习惯用药”,比如说自己不太严重的时候给开上康王和维胺酯。遇到的各种情况都有。从这点看,也不怪人家都爱往大城市去挤专家号,国内的医疗水平不管是从人力上还是物力上,“贫富差距”都是好大,即使是专家一天接待那么多病号,也免不了心累了,给你开上一套“习惯用药”。记得不管你懂再多,见到医生都要装傻逼,别说我没提醒你。
===小编橙子说===
作为一种目前看来暂时无法被治愈的症状,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认真的听取医生的建议,坚持有序的治疗,等待医学发达到足够治好的那一天。
众:说好的惊喜呢(╯‵□′)╯︵┻━┻
我:这个这个就是为了让大家耐心看完啊(抱头跑)。
(原文:微博
脸大力编辑:橙子)此鍖椾含鍝釜鍖荤敓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ソ鐧藉嚖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