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母斑)
玫瑰糠疹(领圈样脱屑)
图片来源《实用皮肤性病学彩色图谱》车雅敏编著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特征为领圈样脱屑的玫瑰色斑,沿皮纹方向分布。
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变态反应有关。多见于青壮年,春秋季节好发。部分患者发疹前有咽痛、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在躯干或四肢先出现一个直径约2~3厘米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鳞屑性红斑,称为母斑。1~2周后众多小一些的斑疹迅速出现,对称泛发于躯干、颈部、四肢近心端,特别是四肢屈侧等处,很少累及面部和掌跖,称为子斑。子斑呈玫瑰色或黄红色,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覆盖细薄鳞屑,鳞屑边缘附着,中心游离,不易脱落。皮疹的长轴与皮纹走行一致,具有特征性。患者无自觉症状或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病理变化为亚急性或慢性炎症。
本病多在1~3个月左右自愈,极少复发。对症治疗即可。
明德初心仅作为学术分享使用,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